2017年4月6日星期四
《格萨尔王传》及其说唱艺人
索穷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ISBN 7-223-01482-2/Z•123 2003年1月
P7
《格萨尔王传》在民间主要以两种形式流传,一是口头说唱形式,一是抄本、刻本形式。
在蒙古族、土族等民族中也有流传
蒙古族特色的史诗《格斯尔可汗传》
P10
仲肯——说唱艺人
P11
“宗”——城堡的意思,在史诗中代表一个独立的国家或地区
P12
上官剑壁,《史诗<格萨尔>及其研究》“1980年夏天,德国波恩大学的海西尔教授……他在印度北部收集到关于格萨尔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胜希特勒纳粹的故事的一个手抄本,以现代战争事件不断增添着《格萨尔王》传的新内容”
P14
许多学者认为《格萨尔王传》反映的是公元7-9世纪吐蕃政权的对外战争和武力扩张史,尽管它的基本骨架可能还要追溯到高原和围绕高原生活的人类史前期
P16
733年,蒙舍诏皮逻阁曾赴吐蕃入朝
738年,南诏
752年,吐蕃封南诏王阁罗凤为赞普钟(“钟”藏语的意思为弟)
P17
掠士女百工,向西撤退
P18
《姜岭之战》,书中所说的姜国,一般认为就是南诏……吐蕃称之为“姜”
P19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的赤松德赞传略中:“此后,白蛮叛离吐蕃,……之后,姜国国王阁(罗凤)也来投诚敬礼,归为直辖属民,征收赋税,安置一如往昔”
P20
在吐蕃时期,藏族所称的“霍尔”,一般即指“回纥”
P21
吐蕃与回鹘之间的第一场战争是在泾阳、灵台等地发生的。此事在《唐书》列传《南蛮上》《南诏上》中有明确记载:“初(指永寿六年,即公元765年),吐蕃与回纥战,杀伤甚,乃调南诏(兵)万人”
P23
宗教、史实、神话是构成《格萨尔王传》的三块基石
P24
苯教崇拜天,认为其初始之王来自天上,死后又返归上天……除天神之外,他们还奉五界神、地方神、家神、战神及族神。
苯教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祭祀
P31
岭国,就是在藏族地区的下部或东部的多康境内
P35
格萨尔遗物遗迹最多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
P68
曼苛将西藏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人的时代和发达阶段
P70
人神合一式的万能君主的降临。英雄崇拜心理——民族自觉意识的觉醒
P72
赛马——武力决胜的“比喻性象征“
P73
《格萨尔王传》中的婚恋是一种原始爱情意象的形成过程
P77
藏族格萨尔艺人一般称为“仲堪”、“仲哇”,意为故事家,或精通故事的人。其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神授”艺人——藏语称“宝仲”——仲是故事、传奇之意,宝是降落降下之意
闻知艺人——推仲
掘藏艺人——“德尔仲”,意为发掘出的伏藏故事
吟诵艺人——“顿仲”,顿的意思为念诵
圆光艺人——“扎堪”,意为圆光占卜者
P109
才让旺堆……唐古拉山乡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