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8日星期五

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
(美)黄仁宇
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5449-1 20071


P51
因之我们的政事,注重体制的安定,而不计较对一人一事的绝对公允。牺牲少数人,正是维持大局的办法。

P57
张居正的全套措施,彻底暴露了这一大帝国中央集权过度的不良后果。在下层行政单位间许多实际问题尚未解决之前,行政效率的增进,必然是缓慢的、有限度的。强求效率增高,超过这种限度,只会造成行政系统的内部不安,整个文官集团会因压力过高而分裂;而纠纷一起,实际问题又会升级成为道德问题。

P74
即使是技术上的问题送交御前请求决定,也要翻译成为道德问题,以至善或极恶的名义作出断语。

P78
本朝不是以法律治理天下臣民,而是以“四书”中的伦理作为主宰

P80
作为行政工具的文官制度,而今天的文官却早已成熟,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个性平淡的作为天命的代表,其任务就是在他们的争端无法解决时作出强制性的仲裁……就是皇帝最好无主见,因此更足以代表天命
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拆下他个人的意志

P83
一个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政府,具备体制上技术上的周密,则不致接二连三地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道德观念作救命的符箓。说得严重一点,后者已不是一种好现象,而是组织机构违反时代,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推陈出新的结果。

P125
我们这个帝国在制度上长期存在的困难:以熟读诗书的文人治理农民,他们不可能改进这个司法制度,更谈不上保障人权。法律的解释和执行离不开传统的了理论,组织上也没有对付复杂的因素和多元关系的能力

P134
农村的组织方式是以每一乡村为单位,构成一个近于自治的集团,按照中央政府的规定订立自己的相约。一村内设“申明亭”和“旌善亭”各一座,前者为村中耆老仲裁产业、婚姻、争斗等纠纷场所,后者则用以表扬村民中为人所钦佩的善行。

P135
全国成了一个以自耕农为基础的农业社会。
其最显著的后果是,在全国的广大农村中竭止了法制的成长发育,而以抽象的道德取代了法律。上自官僚下至村民,其判断是非的标准是“善”和“恶”,而不是“合法”和“非法”

P136
造成这种财政经济上凝固化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持文官制度的统一和协调……而在事实上,文官集团只能有一种传统的性格
政府不用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扶植民众,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P141
本朝的法律就不外是行政的一种工具,而不是被统治者的保障,作为行政长官而兼司法长官的地方官,其注意力也只是集中在使乡民安分守己,对于他们职责范围外没有多大影响的争端则拒不受理……帝国的政府以古代的理想社会作为基础,而依赖文化的传统而生存

P158
其重点不在于对付敌国的全面入侵,同时也不打算全面进攻敌国……文官们只要在他们的任期中保持平静无事,则一切有关军队改造的计划大可束之高阁

P165
然而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于违法的行为做掩饰则被认为忠厚识大体

P166
我们帝国的军队是一个全能性的军队,也是一支长久性的军队。它经常的任务是面对内部的叛逆而非外部的侵略者

P193
这种对宗教的照顾,不是暂时性的责任,也不仅是道德上的义务,而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历史的背景

P196
志趣相投的研究讨论,可以触发彼此的灵感,深入探索人生的真谛,俾使内心的不安涣然冰释
最后,他(李贽)终于“豁然贯通”,确认儒家的仁就是无我主义,一个人成为圣人,则是把自我之有化而为无,进入了寂灭的境界,以致“无声无臭”。这种高悬在空中的理想主义,只能深藏内心,不能应用于现实,并发展而成为伦理和道德的标准

P201
儒家单独的伦理性格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必须参合理智上的新因素,才能适应于新的环境。

P204
如果知识分子放弃了正统的儒家观念,则王朝的安全会立即受到威胁。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是政府中的各级官员,在经济上是中等以上的地主,因而也是这个社会的真正主人。而正统的儒家观念又是维系他们的纽带,除此而外,再无别的因素足以使他们相聚一堂,和衷共济。

P206
这也是王学的危险之所在。它存在着鼓励各人以自己的良心指导行动、而不顾习惯的道德标准这一趋向
和别的思想家一样,当他(李贽)发现自己的学说没有付诸实施的可能,他就只好把它美术化和神秘化。

P213
在本朝的社会中,儒家的仁,类似于宪法的理论基础。全国的读书人相信性善,则他们首先就应该抑制个人的欲望,不去强调个人的权利。扩而大之,他们一旦位列封疆或者职居显要,也就不能强调本地区、本部门的特权。
本朝的法律也没有维持商业信用、保障商业合同的规定,以此国际贸易无法开放,否则就会引起无法解决的纠纷。……治理如此庞大的帝国,不依靠公正而周详的法律,就势必依靠道德的信条。而当信条僵化而越来越失去它的实用价值,沦于半瘫痪状态中的法律也当然无法填补这种缺陷

P219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