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2日星期日

宝兴日记——2014年1月12日,星期日



上午1000,灵关重建委一楼会议室,灵关河防洪堤设计协调会。

四川大学做得灵关河的防洪堤设计,为了这个防洪堤的设计简直是头疼欲裂。为了保证灵关河的泄洪顺畅,灵关河左岸的防洪堤大幅度切入城镇建设用地;为了所谓的生态驳岸,采用了最不节约用地的梯形土质防洪堤。为了这个不得不请上级主管部门雅安水务局的领导来一起协商如何解决。

其实觉得问题最关键的两点就在于:一是水利部门做防洪堤规划的时候完全没有看过我们同济编制的灾后重建规划,只是单纯的从所谓的技术角度出发,也不管在综合社会成本下优化设计的原则,还是没有做到城镇地区一张规划技术底图;二是在宝兴这种极度缺乏建设用地的地方,还是一味坚持所谓的梯形生态防洪堤设计,真是教条,切不管这个做法是真的生态还是假生态,但是不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一刀切的简单化制定政策,这大概也是中国行政管理体系里面最大的问题了。



灵关河上游是小关子电站,下游是铜头电站,在这两个电站之间,个人觉得防洪最大的问题是对暴雨所带来的山洪的预防。在上下游水位可控的情况下,灵关河通过河道挖深的方法完全可以在保证行洪断面不变甚至是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减少行洪宽度。说句专家不爱听的话,要是上游小关子电站出了问题垮坝,这两边的20年一遇的防洪堤根本没用



晚上1930,雅安,金星宾馆小会议室,灵关北桥行洪论证技术审查会。

同济建筑院做的灵关北桥的设计的行洪分析。技术上完全是一窍不通,从头到尾就是听课一般。这领导当花瓶的时间也不少啊,主持会议,前后两句官话,能学到东西也就罢了,否则的话,真是有种浪费生命的感觉。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