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5日星期日

万岁!万岁!万万岁!

十四、宪法第七十九条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苦~~~啊~~!

临睡,阅友之萨摩故事,不禁思念吾家之老处女……最后一别,阴阳之间,已有三月,今未唯有呆坐于床看手机念雪儿……无奈,只有待老夫灰撒泉州湾,你我才能再相见了……唉,罢也,罢也……哈利,小雪,宾宾……苦~~~啊~~!










2018年2月24日星期六

所有牛逼背后,都是苦逼

所有牛逼背后,都是苦逼……人各有命,勉强不得,有人就想一辈子轻轻松松吃软饭,有人就愿意一辈子把母爱发挥到极致……爱干嘛干嘛去……这个社会也很公平,到点儿了,该淘汰谁就淘汰谁……如是而已……

真容

要拍扎哈的这栋建筑真难,每次不是这里有脚手架就是那里有防水布,几年间来香港数次,就始终没见过真容……


2018年2月23日星期五

PIXAR三十年回顾展

PIXAR三十年回顾展,值得一看……我还是觉得最初那个胖胖的巴斯光年cute……(香港文化博物馆)




















2018年2月22日星期四

那时的先生——1940-1946中国文化的根在李庄


岳南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7559-8          20167

P002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国立北大文科研究所办事处租赁的板栗坳(栗峰山庄)

P003
梅贻琦在日记中说:“中研院史语所在此租用张家房舍三大所,余等寄住于中院宿舍,郑、罗在花厅,余在李方桂家。所中现由董彦堂君代理,招待极周到。晚住处完妥后在‘忠义堂’大厅上饮茶闲谈,晤所中同人十余位。十点归房就寝”
国立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史语所民族学研究组)、国立中央博物馆筹备处、国立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办事处、国立同济大学、私立中国营造学社、国立宜宾师范专科学校

P004
“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
位于李庄镇郊外上坝月亮田——中国营造学社

P007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建成于晚唐公元857年,不但比此前发现的最古老木结构建筑——独乐寺早127年,而且是当时中国大地上所见年代最为久远,且是唯一一座唐代木构建筑

P018
“中国人类学和考古学之父”李济
李济、袁复礼主持,赴山西夏县西阴村进行田野考古发掘——这是中国人自己主持的第一次近代科学考古发掘尝试,也是李济在清华任教的几年间做成的唯一一次考古发掘

P021
1929119日,梁启超与世长辞,享年57岁。六个月后,盛极一时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宣告解题

P023
同济大学出身,朱家骅
19283月底,中央研究院筹备委员会一致通过,因历史语言研究之重要,决设历史语言研究所于广州,任命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为常务筹备委员
19281014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正式成立,广州东山柏园

P024
陈寅恰—历史组组长
赵元任—语言组组长
李济—考古组组长

P025
1928107日,以寻找甲骨文为主要目的的殷墟首次发掘正式开始

P027
著名的城子崖遗址于1928年被吴金鼎发现

P028
由于城子崖地处龙山镇,遂将这一文化命名为“龙山文化”

P029
梁思永……采用了西方最先进的科学考古方法,依照后冈遗址不同文化堆积的不同土质、土色、包含物来划分文化层,成功地区别出不同时代的古文化堆积,以超凡卓越的才识,发现彩陶——黑陶——殷墟文化三者之间以一定的顺序叠压着
城子崖遗址的发掘……推动了殷墟发掘中“地层学”这一考古新方法的运用,使当时与后世学者认识到必须将殷墟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分析的重要原则,从而为中国考古学发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竖起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坐标

P046
中研院在南京的七个研究所奉令撤退,史语所是行动最快、执行命令最坚决的大所之一

P051
时人与后人谈到傅斯年,多着笔于他的才气、豪气与霸气之“三气”,很少注意他在为人处世方面能屈能伸、屈伸自如的机智与超强本领

P057
此前南开大学图书馆在津门几乎被日机炸为灰烬,北大图书也没有抢出,如今,抢运出来的清华图书(重庆经济部某所,1938626日被炸毁),又被炸成灰烬,整个西南联大几乎无图书可资参考
史语所与中国营造学社这两个本不搭界的学术团体,就形成了老大与老二、国有与民营、依附与被依附的“捆绑式”格局。

P061
中央研究院在昆明的几个研究所,连同相关的中央博物馆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学术机构,与同济大学等一道,又开始了一次大规模迁徙,目标是傅斯年所言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四川南溪县李庄镇

P063
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Dr. Paulun)……同济德文医学堂……1917年,同济医学堂被中国政府接收……1927年易名为国立同济大学

P064
李庄有名的士绅罗伯希和王云伯

P065
国民党李庄区党部书记罗南陔

P066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
同济派出理学院院长王葆仁、事务主任周召南……史语所民族学组的芮逸夫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

P067
芮逸夫,江苏溧阳人,《湘西苗族调查报告》

P076
李庄镇上游约5公里的长江边上,因有一座状如犀牛的小山,山上有一株数百年的板栗树,故名板栗坳……由七座院落组成又相互联系贯通的栗峰山庄

P087
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和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的指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和中研院流亡昆明的历史语言研究所、人类体质研究所筹备处(史语所民族学组)、社会科学研究所等三个所,即中研院人文科研机构的全部,于1940年秋冬时节,将要分期、分批动身迁往李庄

P089
搬迁事宜主要由语言组的研究员李方桂主持,三组石璋如作为总提调予以协助

P098
(史语所)住房与办公场所基本以当地所称“桂花坳”“柴门口”“田边上”“牌坊头”“戏楼院”等无处大院为主

P099
到了19415月中旬,社会所总算在距李庄镇5里地的石崖湾与门官田(又称闷官田,以夏日酷热、不透风而闻名)两个地方找到了落脚点

P119
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于1918年初创,1921年称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后改称北京大学研究院文史部。沈兼士、刘半农先后为主任。1934年始称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是以培养文、史、哲等学科研究生为主的学术机构。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停办,1939年经傅斯年等人建议,于昆明恢复……所长一职由傅斯年代理,原北大秘书长郑天挺担任副所长

P120
当初傅斯在昆明竭力恢复北大文科研究所,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把毕业生招到史语所留用,这个研究所实际上成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一个预备培训班……为了显示这股力量的存在,傅斯年还专门让研究生们在居住的门口挂起了一块“北大文科研究所办事处”的牌子,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彰显于世。若干年之后,当地政府在统计李庄外来学术机构时,这个研究所也理所当然地被列入其中了。

P121
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P123
马学良的勤奋和几位导师的心血很快得到了回报。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马氏的《撒尼倮倮语语法》著作赶在抗战结束前、全部人员撤出李庄之前得以完成,并于1950年以《撒尼彝语》的书名由中国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此时,历史上一直沿称的“倮倮”已改为彝族,这部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音学理论研究少数民族语言学的力著。通过对撒尼彝语的研究,揭示了藏缅语系的重大语言和语音特征,成为了了解、学习彝语,以及探索彝族文化奥秘的坚实基础和有效工具。

P175
傅斯年,于1941123日携家人乘“长丰”轮赶赴李庄

P181
来到李庄并住进罗家后,梁思永开始着手撰写抗战前殷墟西北冈发掘报告

P194
其重要者乃是以杭立武为主导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欲拨一笔款子给战时流亡学者以“科学研究补助”,傅斯年闻讯即坚持推荐病中的林徽因为候选人,以使林氏将完成将过半的旧稿《中国之建筑》继续下去。为此,傅斯年专门找梁思成夫妇商量,在得到林徽因“必需让我负担工作,不能由思成代劳顶替”等附条件的同意后,才决定正式向董事会报名候选

P204
吴金鼎等考察人员从技术源流等各方面分析,所得结论与当年法国人色迦兰完全相反——四川汉代崖墓确系本土文化的产物,与所谓的古波斯崖墓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这一结论,再次对甚嚣尘上的“中国文化西来说”给予了颠覆性的回击

P210
唐哲、杜公振两位教授和邓瑞麟助教的研究成果《痹病之研究》,荣获国民政府教育部1943年全国应用科学类发明一等奖

P213
一年之后(1944),童第周终于在校长丁文渊、教务长薛祉镐以及自己的顶头上司——生物系主任的合力打压下,告别了同济大学和那个发生梦想与光荣的简陋实验室,携妻带子离开了李庄

P241
学术阵营日渐衰退,傅斯年决定再行招聘研究人员特别是青年学子入所,除壮大实力外,还有一个更长远的目的,就是“培养学术研究的种子”,以待抗战胜利后再次振兴

P242
《殷墟文字乙编》共分上、中、下三辑,在李庄期间完成了上、中两辑,分别与1948年和1949年出版;下辑在回南京后编成,1953年由台北艺文印书馆出版……《乙编》的问世,是董作宾、屈万里等人在甲骨学上所作出的又一项伟大贡献,正如甲骨学家孟世凯所言“这种考古学方法著录甲骨的新体例,是甲骨学史上的创举。它不仅体现了近代田野考古学方法引入甲骨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辉煌成果,也为以后著录科学发掘所得甲骨文提供了范例”

P243
19454月,董作宾在李庄完成了在甲骨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殷历谱》,并于同年在李庄镇石印出版。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这部“合情、合理又合天”的煌煌巨著只印了200部,每部都有编号,成为以一种特殊时代的珍贵见证。
《殷历谱》在李庄石印出版后,陈寅恰再次致信董作宾,赞曰抗战八年,学术界著作当以尊著为第一部书,决无疑义也

P250
李霖灿,开始用现代人类学的方法,调查研究纳西族的语言文字及更宽泛的东巴文化

P254
几年下来,在丽江、中甸、维西、鹤庆一带的金沙江边的乡村收集了近5000首民歌。李霖灿与和才对其精华进行了筛选、整理,最后辑成一本《金沙江情歌》,于1944年在四川南溪李庄镇编定初稿,1947年在上海出版,又于1971年在台湾东方文化书局再版

P255
李济评价李霖灿“中国边疆宏阔,正需要李霖灿这种‘野人’四处‘撒野’;观念的新、方法的新、材料的新,都是一种进步增添,因而‘我们都当协助鼓励’”

P257
19446月,李霖灿编著的《麽些象形文字字典》作为中央博物院第二种专刊于李庄石印出版,这是继曾昭燏执笔的《云南苍洱考古报告》之后又一部不朽的巨著……这部著作以其严谨缜密的结构和丰富宏大的内容,成为中国学者编篡纳西东巴文字字典的奠基之作,受到业内广泛赞誉
李霖灿又埋头编篡《麽些标音文字字典》一书,1945年完成并由中博筹备处列为专刊乙种之三,于李庄石印出版

P267
同济同学当时签名者达六百余人之多,约占全校三分之一人数,为全国院校从军人数之冠




走心

带丫头看香港历史,顺带看了这么一个丝路的展览……现在搞文物的也是够走心的,丝路以祁连山为界自西汉就分为南北两路。南路又自青海湖为分叉点,分北路沿布哈河逆流而上经现在天峻县苏里顺疏勒河而下,进甘肃经玉门到敦煌……南路经塔里木盆地外缘到敦煌,或直接走格尔木经若羌到库尔勒……在河西走廊战乱的时候,祁连山之南的线路尤其重要……这干活不认真实在是让人笑话……




重回香港

每次回到香港,就仿佛昨天刚离开,明天又要灰溜溜地去CUPEM上课……


2018年2月21日星期三

骗子

刚惊叹于上海交警的效率,1455违章,1500短信就来了……再想想,不对啊,那段路完全说反了,而且没有停车啊……再看看以前交警的短信……莫非又是骗子,让偶下载啥子东西?……好悬……还是老老实实坐在家里等挂号信吧……


“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其实无非“熬,挺”二字,最绝望、最黑暗的时候往往也是黎明破晓的时候……尤其是做学问……

2018年2月19日星期一

同志、承诺、责任和学问

再读此书,唏嘘不已……何为同志,董作宾、李济才是梁思永的真正同志;何为承诺,高去寻对梁思永未完之事业的完成为真正承诺;何为责任,梁思永、高去寻、石璋如对“侯家庄”为真正的责任;何为大家,甘沉浸于侯家庄32年的高去寻实为真正的大家……如此学问之人,才是吾辈之楷模……






2018年2月17日星期六

眼界

培养孩子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不是‌‌“自我牺牲‌‌”,孩子回报不是反哺父母,而是努力使自己成才……只可惜太多的中国父母以自己的不上进和所谓传统在无形中毁了一批娃,父母的眼界决定了一切,再唠叨和寄予厚望都是百搭,小朋友的眼界绝对不可能超过父母太多……

2018年2月16日星期五

发现李庄


岱峻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2806-6          20094

P001
李庄分布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金陵大学文学研究院等
1948年,国民政府选出八十一位首届院士,从李庄走出去的就有九位,几乎占了人文组的三分之一。

P003
同济益友读书社

P013
史语所是中央研究院最大、人数最多的一个所
北大、清华、南开……长沙……在傅斯年的倡议下,合组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P015
抗战前的同济大学,已是一所拥有医工理三个学院的综合性大学

P020
钱子宁……罗南陔……“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
同济派理学院院长王葆仁、事物主任周召南等
史语所副研究院芮逸夫、凌純声等

P024
同济大学的搬迁从194010月开始
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社会所和体质人类学所也从1940年秋分期分批迁往李庄

P025
史语所,板栗坳,栗峰山庄

P028
同济大学:本部设在禹王宫,工学院在东岳庙,理学院在南华宫、医学院在祖师殿、图书馆在紫云宫、大地测量组在文昌宫、体育组在曾家院子

P031
当时板栗坳还挂着北大文科研究所办事处的牌子

P039
知难而进,率性而为
1926年,傅斯年先在中山大学创办语言历史研究所……1928年,历史语言研究所正式成立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是傅斯年创办史语所的旗帜和宣言。在文章的末尾,傅斯年提出这样三个著名的口号:一、那些传统的或自造的“仁义礼智”和其他主观,同历史学和语言学混在一起的人,绝对不是我们的同志;二、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三、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的正统在中国。

P041
胡适曾高度评价傅斯年创办的史语所,是实行了英国培根所讲的“集团研究的办法”

P046
对傅斯年影响最大的还是德国人兰克。兰克是十九世纪著名的实证主义学派(亦称历史语言考据学派)的创始人,西欧“科学的史学”的奠基者。兰克认为,一切历史著作都是不可靠的,要明白历史真相,只有穷本溯源,研究原始资料。他的历史观点的核心是:史料高于一切,历史学就是史料学。

P066
董作宾“为今之计,只有占先,一面发掘,一面读书,一面研究……有了新材料,就有新问题,这个问题就逼着你非读金文小学和细心细考,自然会有新局面,新结论……”

P068
1945年,董作宾的《殷历谱》在李庄正式出版,石印了二百本。

P097
《六同别录》是1946年史语所即将离开李庄时,石印的一套线装书

P110
马学良的《撒尼倮倮语语法》一书在李庄完成。解放后,倮倮改称彝族。1950年,马学良的著作最终以《撒尼彝语》为书名,由中国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是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语音学传入我国后,第一部用现代语音学理论,描写实地语料的少数民族语言学著作

P114
董同龢,1944年石印出版了《上古音韵表稿》,挑战著名汉学家高本汉,修正了高氏的诸多看法。几年后,在李庄的又一研究成果《汉语音韵学》出版,这部书被称为“天书”

P117
凌純声,在我国,首先使用了电影摄像机来记录民族学、人类学的原始资料
迁到李庄,凌純声、芮逸夫的《湘西民族调查报告》也进入了案头研究阶段。初稿完成以后,又几经删改,反复推敲,直至1947年,这部介绍湘西苗族的第一部科学著作才有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它是我国民族学的奠基之作

P125
1926年冬,(李济)与袁复礼一起主持了山西夏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科学发掘。这是中国人独立主持考古发掘的开始
从他主持考古组工作之始,就与所内同人约定:一切出土器物全部属于国家财产,考古组同人自己绝不收藏古物

P129
李霖灿——“东巴文化之父”
李庄张家祠堂的厢房里,李霖灿开始了《麽些象形文字词典》一书的编撰工作……终于在19446月约一手写石印的形式在李庄出版,被列为中央博物院专刊乙种之二……这部词典,填补了纳西东巴文化基础性研究的空白,创下的收字记录,直至今天仍未被同类字典超越。李霖灿一鼓作气,又编写出《麽些标音文字字典》一书,1945年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列为专刊乙种之三印行

P133
1948年,梁思永和兄长梁思成同被国民政府选为首届院士
梁思永还主张在发掘工地附近另租工作站,以提高工作效率,仅在星期天回城休息和作下一周的准备。自此,中国田野考古的工作站制度开始实行

P134
1941年,梁思永、董作宾合著的中国第一部大型田野报告《城子崖》在李庄石印出版
梁思永一家是194010月底迁到李庄的,住在羊街8号罗南陔家

P142
《六同别录》不仅是一部书,也是一个影响甚远的文化符号。是史语所对中国人文科学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文抗战的成果展示
李庄板栗坳,不再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小山村,简直就是一张安放在烽火中国的大书案。在傅斯年等人的带领下,众多学者披肝沥胆,呕心沥血,成就了一部熠熠不朽的民国学术史
季富政,《以为伟大爱国者的情怀——四川民居研究的开拓与奠基者刘致平》——“一个学术团体,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在另一个战场展开民族精神与文化博大精神的砥砺,如战士搏杀,废寝忘食,日夜兼程,拼命磨砺民族精神之剑,其闪闪寒光令侵略者胆战心惊。正是这批中华民族的脊梁以炎黄子孙的孝道,民族的责任与道义,用自己的专业开掘与发现,去向侵略者宣战,去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辉煌历程以及她的不可亵渎,不可征服,这是刺向侵略者灵魂深处最犀利的锋芒,是最动摇侵略者精神堡垒的重锤……漫漫长夜,孤单人影,寝食草草,路途艰危,如果没有对祖国的拳拳之心,对民族文化海一般的眷恋深情,是不可能产生这般钢铁意志般的研究行为的……”

P166
1944年底,社会科学研究所迁到李庄,处于抗战形势的需要,研究的重心由经济、法律、社会学诸领域主要转到经济学,并确定了以战士经济研究为主的方针

P168
当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的牌子就挂在门官田
社会所的招牌是块柏木板子,毛笔写的楷书,大大的,就挂在张迎恭大宅院的门口

P177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是梁方仲在石崖湾完成资料准备的

P190
运用摄影、绘图等手段、刘致平第一次将四川民居纳入现代建筑学的研究视野
回到李庄,他把调查结果写成专著《四川民居》

P207
梁思成在李庄写成的《中国艺术史建筑篇》一稿,正式出版时易名为《中国建筑史》
1944年,《中国建筑史》终于完成

P230
同济大学李庄时期三位校长:周均时,丁文渊,徐诵明

P244
童第周(同济大学生物系),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纯粹

总算比昨天的“安产”靠谱……



1988

这年,中国最后一批不交学费还有生活补贴的,等待着统分统配的年轻人踏进了各个高校,60分万岁几乎是所有爱看尼采、黑格尔、庄子等和课程无关的大学生的口号……四年后,一批深度双重人格的大学毕业生晃悠进了大好山河的每个角落……一个混沌的时代由此开启……

请回答1988,那个龙年春晚结束后,岁月为我们埋下了这些彩蛋

2018年2月15日星期四

抑郁症

药物对抑郁症只有短暂缓解作用,跟止疼片作用差不多……最好的治疗就是改变生活工作环境,激发新的兴趣点个兴奋点,彻底和过去说再见……

浙大团队在同期《自然》杂志刊发两文:抑郁症研究获重大突破

如果我没有记错,何其烨也就是2017年头上离开这个团队的,不知道他现在如何感想……多搞生化工程的人而言,其实他离成功已经很近了,以后还真不知道能不能再有这种机会。


2018年2月14日星期三

古代岩画


陈兆复
北京:文物出版社  ISBN7-5050-1267-9/K·530             20022

P3
史前的岩画是一种原始的语言,一种文字前的文字

P5
各地的岩画,一般发现在三种地方:洞窟、岩石遮蔽处、露天的崖壁和大石块上

P6
旧石器时代的岩画,是以洞窟艺术为主。到中石器时代以后,制作于岩石遮蔽处的岩画(岩阴艺术)就多起来了
旧石器时代之后的岩画,从洞窟深处走向敞亮的崖面,是由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同时也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的、心理的需要

P9
对岩画文化内涵的考察和分析,就不应仅限于对其绘画艺术性的讨论,还要通过对其遗存形式和画面内容的观察,去发现和研究古代的人们如何借助这种独特的“语言”传达他们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人们在岩画形式中所表现的一切精神活动与一切物质活动之间关系
几乎所有的史前艺术都集中在三个基本的主题上,即性、食物和土地
至于岩画的题材,则有以下五种主要的题材:拟人形,动物形,建筑和地形,工具和物体,几何图形和图形字母

P20
近代岩画的研究,始于1915年黄仲琴对福建华安汰溪仙字潭石刻的调查

P50
根据岩画作品的内容与风格,以及其所处的文化地区,大致可以划分为北方、西南、东南三个系统

P51
北方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包括黑龙接、内蒙古、山西、宁夏、甘肃、青海、陕西、新疆等省,内容以动物为主,风格较写实,极大大都是岩刻,为北方草原地区的狩猎、游牧民族的作品

P84
西南系统的岩画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和南方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岩画点大都是在江河沿岸的悬崖绝壁处。崖壁上部往往向前突出形成“岩厦”,既可以躲避风雨,又可以防止阳光直射。岩画点前常常有一平台,为人们祭祀、集会之所。题材以人物的活动,特别是宗教活动为其主要的表现内容。同时,又与当地的农耕生活相联系。技法则以红色涂绘为主
西藏地区的岩画,基本上属于北方系统,内容以反映狩猎与畜牧的生活为主。但由于它与中国西南地区的有关身份相邻,某些作品又带有西南系统岩画的风格。西藏岩画有许多是凿刻的,也有些是用红色颜料绘制的。或许可以说,西藏岩画兼有北方系统和南方系统的特色

P99
东南沿海系统……东南沿海地区的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大都与古代先民们的出海活动有关。内容以抽象的图案为主,皆采用凿刻的技法

P110
由于岩画类型与社会经济的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常以社会经济的类型来命名岩画的类型。同时,人们也可以从不同的岩画类型中,看出不同的文化类型和不同的历史时期。这里的岩画类型既与经济类型、文化类型有关,也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有关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狩猎者到现代的部落民族,人们都以岩画的形式记录人类长期活动的历史,内容包括早期人类的社会实践、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心理因素和美学观念等
不同类型的岩画艺术出现在不同的时期,早期是始于旧石器时代,延续到中石器时代,属于狩猎艺术;晚期是由从事复杂经济活动的人群创造,并一直延续到有文字的历史时期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岩画类型可以分为五种,即早期狩猎者、后期狩猎者、畜牧者、复杂经济者、农耕者。

P115
狩猎者的岩画体现着古代的狩猎经济和狩猎文化,分为早期狩猎者岩画与后期狩猎者岩画
早期狩猎者岩画,作者是捕猎巨大动物的狩猎者。他们还不知道使用弓箭,岩画中出现符号与形象,但没有加以构图的场面。作品主要是合理的相续关系和隐喻的内容,而这些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早期狩猎者岩画,主要描绘巨大的动物和一些符号。
与早期狩猎者相联系的,还有早期采集者。这种艺术的实践者主要的经济基础是采集野果

P116
后期狩猎者岩画,这种艺术的实践者已懂得使用弓箭。他们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是狩猎和集体的场景。后期猎人岩画具有概念化的艺术风格,描绘的是一些精力充沛的人……
人面画像也是常见的题材,反映出极富浪漫主义的想象力。这种人面像的岩画显然于原始人类的宗教信仰有关。
世界各地不同形态的狩猎采集文化在许多方面有着共通之处。这是由狩猎采集生活的方式决定的。同时,这种文化又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即占人类历史90%的时间内,极度稳定的文化形态。

P122
狩猎者岩画主要描绘野生动物、狩猎场景和原始宗教。畜牧业发展之后,在畜牧风格岩画中,驯养的动物逐渐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出现了放牧的场面。够使最早被驯养的动物之一,但它在画面上出现时往往是作为牧人的助手

P128
佛教的影响在这里是难觅踪影的,因为羌塘草原一带的文部、双湖地区,是古象雄活动的地区。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西藏原始拜物教苯教的领地

P129
在游牧者岩画中,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变得亲昵,动物不再使人们畏惧甚至被崇拜

P136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岩画具有“混合经济”的特点

P153
人面画像是中国岩画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从制作的方法看,西南岩画是以红色涂绘的,而东南则是凿刻的。从岩画内容方面看,西南是以表现人物活动为主,而东南则以几何图形为主

P154
东南沿海的岩画充满浪漫主义的情调,更着重于幻想

P165
自然崇拜是先民们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处于软弱无力和对客观世界愚昧无知的情况下,将自然物的人格化。其也产生于人们对某些自然力的畏惧或感恩的观念中

P166
中国北方古代岩画集中分布在以狩猎、游牧经济为主的草原山地及高原荒漠地带,表明了具有岩画习俗的古代民族大都生活在多山、多石、多动物的环境中。这种狩猎、游牧生活,使得这些部落先民对自然环境的长期依赖性转化为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他们把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得失,都归结为无处不在的神灵的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对山石、天体、特殊动物等物体的崇拜,并最终归结成一种信仰意识

P168
这种宁可在原先的图像上重叠刻画而不另选其他地点的现象,表明了岩画作者的一种共同意识,即他们认为刻画地点的选择与刻画内容之间具有非常重要的因果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实质就是人们认定某一地点的岩石是具有神性的

P173
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早期的宗教信仰,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与野兽认亲,从而出现图腾崇拜。原始人相信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或植物有着亲缘关系。该动植物作为图腾,成为氏族的保护着和象征

P175
图腾的象征性不只是混乱的多意性,而且有原始人类始终如一的表现力

P183
人们往往忽略了弓箭作用的另外一层寓意,即生殖崇拜的意义

P187
人类进入父系制度时期后即展现出一个崭新的英雄主义时代,氏族之间的争战兼并加剧,为氏族建功立业者被称为英雄,并尊为氏族部落的始祖
祖先崇拜是在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是由自然人格化、神话,发展到对人的神话以后出现的

P190
岩画是原始艺术的大手笔,而人面像则是中国岩画艺术的重头戏

P191
人面像岩画系新石器时代的作品,有些可能稍晚一点,尤其是绘有头饰的人面像。这种人面像越来越写实,也越来越有人情味,具有了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

P200
从世界范围看,一旦文字出现,岩画就会逐渐消失。这是一个规律

P221
岩画符号的三种类型:图画型、表意型、感情型(无意识型)

P224
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达某种意思,或用写实的图形与符号配合起来表达某种意思,这是岩画中常见的方式,在早期汉字中也经常使用

P230
从实质讲,岩画是一种以图形来记事的符号或施行巫术的图形

P231
人类最早的记录符号不是记录语言的,而是记录事件、物体、思想观念等

P233 
中国汉字的构成需要有两个相反的要素,即书写上的简便和刻划上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