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9日星期四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Sapiens: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Yuval Noah Harari
(译)林俊宏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BN 978-7-5086-6075-2 2017年2月
P3
智人Homo sapiens
大约7万年前,“认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
大约12000年前,“农业革命”Agricultural Revolution
大约500年前,“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
P4
而所谓属于同一物种,就是它们会彼此交配,能够产出下一代
物种——属genus——科family
P8
因为大脑较大,远古人类付出的代价有两种:首先是得花更多的时间寻找事物,其次是肌肉退化萎缩
P9
人类另一项独有的特点,在于我们用两条腿直立行走
P12
火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在于开始能够烹饪
烹调让人类能吃的食物种类更多,减少所需的进食时间,还能缩小牙齿,减少肠的长度
P14
第一种是“混种繁衍理论”,讲的是不同人种一见钟情、两情相悦、互相交融;认为智人从非洲迁徙到世界各地,与其他人种混种繁衍,而形成今天的人类
至于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称为“替代理论”,讲的是双方水火不容,互有反感,甚至会发生种族灭杀
P22
八卦理论
P23
人类语言真正最独特的功能,并不在于能够传达关于人或狮子的信息,而是能够传达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
“虚构”这件事的重点不只在于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编织出种种共同的虚构故事
P24
首领会努力维持手下族群的社会和谐
P25
借由“八卦”来维持的最大“自然”团体大约是150人
P26
无论是现代国家、中世纪的教堂、古老的城市,或者古老的部落,任何大规模人类合作的根基,都在于某种只存在于集体想象中的虚构的故事
P31
文化演化
P35
认知革命正是历史从生物学中脱离而独立存在的起点
P43
正因为虚构故事已经出现,即使是在类似的生态、同样的基因组成下出现的人类,也能够创造出非常不同的想象现实,表现出来就成了不同的规范和价值观
P45
合作是智人的一大重要特征,也是智人领先其他人类物种的关键优势
P47
有证据显示,自从采集时代以来,智人的脑容量其实是逐渐减少的
P49
骨骼化石的证据显示,远古时期的采集者比较少有饥饿或营养不良的问题,而且比起后来的农业时代,他们身高较高,也比较健康
P52
多数学者都同意,远古的采集者普遍信奉泛神论的信仰(animism)
泛神论者认为,人类和其他的灵之间并没有障碍,可以直接通过语言、歌曲、舞蹈和仪式来沟通
P60
整个动物界从古至今,最重要也最具破坏性的力量,就是这样一群四处游荡、讲着故事的智人
P62
在历史上,人类首次抵达澳大利亚绝对算是大事一件……这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离开亚非大陆生态系统,也是第一次有大型陆生哺乳动物能够从亚非大陆抵达澳大利亚
P69
智人的第一波殖民正是整个动物界最大也最快速的一场生态浩劫
P70
第一波的灭绝浪潮是由于采集者的扩张,接着第二波灭绝浪潮则是因为农民的扩张,第三波灭绝浪潮:由工业活动所造成的物种灭绝
P75
从采集走向农业的转变,始于大约公元前9500年~公元前8500年,发源于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部和地中海东部的丘陵地带……但食物热量超过90%的来源仍然是来自人类祖先在公元前9500年到公元前3500年间驯化的植物:小麦、稻米、玉米、马铃薯、小米和大麦
P76
中国最早驯化的是稻米、小米和猪
P77
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辛苦,而且到头来的饮食还要糟糕。农业革命可说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
P78
智人身体的演化目的并不是为了从事这些活动,我们适应的活动是爬爬果树、追追瞪羚,而不是弯腰清石块、努力挑水桶。于是,人类的脊椎、膝盖、脖子和脚底就得付出代价。研究古代骨骼发现,人类进到农业社会后出现了大量疾病,例如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和疝气
P80
从这种角度来看,1000份DNA拷贝永远都强过100份。这正是农业革命真正的本质:让更多的人却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
P84
种种想让生活变得轻松的努力,反而给人带来无穷的麻烦
P85
人类一心追求更轻松的生活,于是释放出一股巨大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结果并没有任何人料想得到,甚至也不是任何人所乐见的
P95
农业革命是个转折点,让智人抛下了与自然紧紧相连的共生关系,大步走向贪婪,自外于这个世界
P96
农业时代人类空间缩小,但时间却变长了
P100
大多数的人类合作网络最后都成了压迫和剥削
P101
支持它们的社会规范既不是人类自然的天性本能,也不是人际的交流关系,而是他们都相信着共同的虚构的神话故事
P105
我们相信某种秩序,并非因为它是客观的现实,而是因为相信它可以让人提升合作效率、打造更美好的社会
P106
光靠暴力还不足以维持由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我们另外还需要一些真正坚信如此的信徒
P108
要怎样才能让人相信这些秩序?第一,对外的说法绝对要坚持它们千真万确,绝非虚构。第二,在教育上也要彻底贯彻同一套原则
P113
身为人类,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前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加以扩大
P119
完整表意
P132
一次又一次,人类要让社会有秩序的方法,就是会将成员分成各种想象出来的阶级
P141
一项黄金法则就是“天生带来允许,文化造成封闭”
P163
真正的“文明冲突”其实是“聋子式的对话”(dialogue of the deaf),也就是双方都不知道对方在讲什么
P164
公元前的1000年前,出现了三种有可能达到全球一家概念的秩序……这三种秩序,首先第一种是经济上的货币秩序,第二种是政治上的帝国秩序,而第三种则是宗教上的全球性宗教
P173
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P178
金钱制度有两大原则:万物可换,万众相信
P183
帝国的定义就只在于文化多元性和疆界灵活性两项,至于起源、政府形式、领土范围或人口规模则并非重点
P189
现代西方认为所谓公义的世界应该是由各个独立的民族国家组成,但古代中国的概念却正好相反,认为政治分裂的时代不仅动荡不安,而且公义不行
P190
正由于帝国思想的理念常常正在于普遍和包容,所以帝国的统治精英也比较容易接纳不同的概念、规范和传统,而不会死硬坚持着萧规曹随的陈习
P192
文化的涵化(acculturation)与同化(assimilation)终于打破了新成员和旧精英之间的障碍
P198
到了2014年,世界政治基本上仍是各行其政,但国家的独立性正在迅速消失。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行使真正独立的经济政策,任意发动战争,甚至连国家内政也无法完全独立决定
P199
在金钱和帝国之外,宗教正是第三种让人类统一的力量
P200
宗教是“一种人类规范及价值观的系统,建立在超人类的秩序之上”。这里有两大基本要素:(1)宗教认为世界有一种超人类的秩序,并且并非出于人类的想象或是协议……(2)以这种超人类的秩序为基础,宗教会发展出它认为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和价值观
某个宗教如果想要幅员广阔、族群各异的人群都收归旗下,就还必须具备另外两种特质。第一,它信奉的超人类秩序必须普世皆同,不论时空而永恒为真(普世特质)。第二,它还必须坚定地将这种信念传播给大众(推广特质)
P201
农业革命开始,宗教革命便随之而来……农业革命最初的宗教意义,就是让动植物从与人类平等的生物,变成了人类的所有物
P203
真正让多神论与一神论不同的观点,在于多神论认为主宰世界的最高权力不带有任何私心或偏见,因此对于人类各种世俗的欲望、担心和忧虑毫不在意
P206
开始相信只有那位神灵是唯一的神,相信他是宇宙的最高权柄。但同一时间,他们还是认为神有私心和偏见,让人类可以和神谈谈条件
P207
一般而言,一神教徒比多神教徒更为狂热、更热衷传教
P209
多神论除了促进一神教,也促成了一些二元论的宗教。二元论宗教信奉着善与恶者两种对立力量的存在。二元论与一神论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相信“恶”也是独立存在,既不是由代表“善”的神所创造,也不归神所掌管
P212
从历史上来看,一神论就像是个万花筒,承继了一神论、二元论、多神论和泛神论,收纳在同一个神圣论述之下。结果就是,基督徒大致上是信奉一神论的上帝,相信二元论的魔鬼,崇拜多神论的圣人,还相信泛神论的鬼魂
P215
(释迦牟尼)在事物带来快乐或痛苦的时候,重点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着重在它带来的感受,于是就能不再为此所困
痛苦来自欲望;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放下欲望;而要放下欲望,就必须训练心智,体验事物的本质
P218
自由人文主义追求的,是尽可能为个人争取更多的自由;而社会人文主义追求的,则是让所有人都能平等
P222
我们的自由政治和司法系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神圣、无法分割、无法改变的内在本质,这点让世界有了意义,也是一切道德和政治正当性的来源
P224
历史的铁则就是:事后看来无可避免的事,在当时看来总是毫不明显
P236
现代科学与先前的知识体系有三大不同之处:(1)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2)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3)取得新能力
P254
唯一一个让死亡仍然占据核心的现代意识形态就是民族主义。在那些绝望到极点但又同时充满诗意的时刻,民族主义就会向人承诺,就算你牺牲了生命,但你会永远活在国家整体的永恒记忆里
P265
(中国和波斯)缺少的是西方的价值观、故事、司法系统和社会政治结构,这些在西方花了数个世纪才形成及成熟,就算想要照抄,也无法在一夕之间内化
P266
过去的帝国主义者都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整个世界,“征服世界”只是为了要利用及传播他们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欧洲帝国主义之所以要前往遥远的彼岸,除了为了新领土,也是为了新知识
P273
真正让欧洲人胜出的,是他们无与伦比而又贪得无厌、不断希望探索和征服的野心
P287
想要了解现代经济史,其实重点就只有一个词:成长
P293
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人类全体财富的基础,就在于希望增加个人利润的自私心理
P294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大重点,就在于出现了一种新的道德标准:应该把利润拿出来,继续投资生产
P319
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
P336
在工业革命之前,多数人的日常生活都逃不脱三大传统框架:核心家庭,大家庭,以及当地的密切社群
P344
前现代统治者的主要目标是维护传统秩序,甚至希望能够尽量回归过去失落的黄金年代。但到了过去两个世纪,政治主流确实要摧毁旧世界,再建起更好的世界来取代
P356
历史一再证实,人类有了权力或能力就可能滥用,所以要说能力越高就越幸福,看来实在有些天真
P372
最看重快乐这个问题的,就是佛教……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情
P375
自然选择的法则开始被打破,而由智慧设计(intelligent design)法则取而代之
P377
有三种方式可能让智慧设计取代自然选择:生物工程(biological engineering)、仿生工程(cyborg engineering)与无机生命(inorganic life)工程
P390
我们真正应该认真以对的,是在于下一段历史改变不仅是关于科技和组织的改变,更是人类意识与身份认同的根本改变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