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4日星期三

物种起源


The Origin of Species and the Descent of Man (前半部)
(英)达尔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
(译)舒德干 等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 78-7-301-09558-4/K·0408 2005年10月

P4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使达尔文联想到,生存斗争驱使物种不断因适应环境而演变的主要动力应该是自然选择作用

P5
布丰(Buffon)在进化思想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是第一个从科学上讨论物种变异的人……他亲手培养了拉马克(J. Lamarck, 1744-1829)和圣提雷尔(Saint-ilaire, 1772-1844)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一切物种,包括人类在内,都是由别的物种传衍而来;生物变异和进化是连续、缓慢的过程。(2)在演化机制上,他突出强调环境的作用:环境变化使生物发生适应性变化;而环境的多样性便自然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生物遗传变异方面,他提出了两条著名的法则: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P6
自然选择和万物共祖学说

P15
生活条件通过两种方式作用:一是直接作用于生物体的整体机制或局部构造,二是间接影响到生殖系统

P24
家养动植物品种最为显著的特色之一,是其适应性特征不符合它们自身的利益,而是适合于人类的使用要求和爱好

P25
人工选择的重要性正在于将变异按一定方向,累代聚积,以使它产生巨大效果

P26
无意识选择

P29
生活条件的变化,对生物变异十分重要:它既可直接作用于生物的构造体制,又可间接影响到生殖系统……遗传性及返祖性的强弱,决定着变异能否继续下去……人工选择的积累作用,不论它是有计划而快速进行的,还是无意识地、缓慢但更有效地进行的,都超出所有这些变异的原因之上,它一直是形成新品种最主要的动力

P39
正是那些最繁盛的种,也就是被称为优势种的物种(它们分布广、扩散大、个体多),往往产生显著的变种,或是初期物种

P40
新物种的制造是一个缓慢过程

物种与变种之间是有重要区别的,那就是变种之间、或是变种与亲种之间的差异量比同属内物种之间的差异量要小得多

变种的分布范围通常很受限制

P41
除下述情况之外,变种无法与物种互相区别:第一是发现了中间的过渡类型;第二是两者间有若干不定的差异量

P45
我把这种每一微小有利的变异能得以保存的原理称为自然选择,以示与人工选择的不同
适者生存

P46
作为广义和比喻使用的生存斗争不但包括生物间的互相依存,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生物个体的生存及成果繁殖后代的意义

P47
每一生物都在竭尽全力地争取个体数量的增加;每一生物在生命的一定时期必须靠斗争才能存活;在每一代或每隔一定时期,生物中的幼体或衰老者难免遭受灭亡

P48
食物的多少对每一物种的增加所能达到的极限,理所当然地起着控制作用。但是,一个物种个体的平均数目,往往不是取决于食物的获得情况,而是取决于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情况

气候在决定物种个体总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周期性的极为寒冷和干旱的季节,似乎最能有效地控制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

P49
如果某一物种特别适应某个环境,可能在一小块地区内大量繁殖,但这又往往引起传染病流行

P51
最激烈的生存斗争几乎总是发生于同种的个体之间

P55
其实自然选择的作用,仅在于保存已经发生的对生活在某种条件下的生物有利的变异

P56
可以说没有一个地方,那里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生活的自然地理条件之间,一达到了适应的完美程度,以至于任何生物都不需要继续变异以适应得更好一些了

P57
要形成一个物种就要获得大量的变异,因此在这个变种一旦形成之后,可能经过一个长时期,再经历一次变异,或是出现与以前相同的有利个体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必须再次被保存下来,这样一步一步地发展下去才行

P58
性选择的形式,并不是一种生物为了生存而与其他生物,或与外界自然条件进行斗争,而是在同一物种的同一性别的个体间,一般是雄性之间,为了获得雌性配偶而发生的斗争。这种斗争的结果,不是让失败的一方死掉,而是让失败的一方不留或少留下后代,所以性的选择不如自然选择那样激烈

P63
这些事实使我相信自然界的法则是:靠自体受精,生物不可能世代永存,与其他个体偶然或每隔一定时期进行杂交是必不可少的

P65
杂交可使同物种或同变种的个体保持性状的纯正和一致,这是杂交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每育必交的动物来说,这种作用更为有效

P67
对于陆地生物来说,地面多次发生升降变迁的宽广地区,最有利于许多新生物类型的产生,这些生物既能长久生存又能广泛分布

自然选择作用过程大多是非常缓慢的

稀少就是灭绝的前奏

P73
无论在什么地区,大属内的物种容易产生变种(初期物种),因为只有当一个类型在生存斗争中,比其他类型占有优势时,自然选择才起作用,尤其是对已经具备了明显优势的物种起作用;某一生物群之所以能成为大群,就是因为它们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了共同的优点

P81
在生物界中,存在着两种引起变异的因素,一种是生物体本身,一种是外界环境,两者之中以前者更为重要

P85
生物的习性和器官的用进废退,都对生物体构型及构造变异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和自然选择一起发生作用,有时并为其所控制

P90
所谓属的特征是指在各物种由共同祖先分出之前就已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经历了数代没有变异,或仅有少许变异,时至今日他们可能也不会再变异了。相反,同属内各物种间彼此不同的各点称为种的特征

物种的特征(区别各物种的特征)较属的特征(属内一切物种所共有的特征)更易于变异;一群物种所共有的特征(无论构造如何发育异常)都较少变异;副性征的变异性很大,并在近缘的物种中差异亦大,副性征的差异和普通的物种间的差异一般都能通过生物的相同构造表现出来

P91
不同的物种会呈现类似的变异,所以一个变种常常会具有其近缘种的特征或重现其祖先的若干特征

P97
灭绝和自然选择是同时进行的

P99
物种会成为界限分明的实体,而且在任一时期,都不会与各种变异着的中间环节构成一种混乱状态。这是因为:第一,由于变异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新变种的形成非常缓慢……第二,现金连续的地域,在距今不远的时期,往往是彼此分开的……第三,如果在一个完全连续地域的不同地区,已经形成了两个或多个变种,那么,中间类型的变种,起初也许在中间地带已经形成,只不过它们的存在时间一般较短……第四,……把同一类群的所有物种连接起来的无数中间变种肯定中间存在过

P116
一般公认,一切生物都依照两大规律,即体型一致律和生存条件律而形成的

P157
自然史上的格言“自然界没有飞跃”不但适用于身体构造,同样也适用于本能。

P162
无论是不育性还是可育性,都不能明确地区分种和变种

一方面,偶尔与一不同的个体或变种杂交,能增强其后代的生活力和育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亲缘很近的交配能使其后代的生活力和育性降低

P177
无论双亲彼此差异大小如何,即无论是同一变种的,或是不同变种的,还是不同物种的个体间的交配,其子代像亲本的规律都是相同的

P181
除非我们同时掌握了一套几乎完整的中间递变类型锁链,否则是不可能辨认出任何两个物种或多个物种的共同祖先,纵使我们曾严格地比较了祖先与已变异后代的构造,也是枉然

P199
陆相生物的变化速率好像比海相生物的变化速率大

P206
人们普遍相信,生物类型越是古老,它的某些特征把两个现存的、差异很大的物种群连接起来的可能性就越大

P212
分布最广的物种是变异最频繁、经常产生新种的那些物种

P213
凡是属于优势的大物种群里的优势物种,倾向于传衍许多变异后代以组成新的亚群和新物种群

一切古生物学的主要规律都清楚地指出,物种是经过普通的生殖方式产生出来的。老类型被改良过的新类型所取代,因为改良过的新类型是变异的产物,是最适合生存的

P219
同属的物种,显然最初必定起源于同一地点。尽管这些物种现在散居于世界各地,相距甚远,但它们都是从一个共同祖先传下来的

P220
单一地点起源论

P251
残留和退化的器官具有高度生理的或生命的重大意义;毫无疑问,这类器官在分类上常具有很大的价值

P259
灭绝师能限定群的界限:灭绝不能制造群

自然选择,它伴随竞争而来,几乎必然地导致了任何亲种的后代的灭绝与性状分歧

P271
残迹器官在胚胎期内比相邻器官要大些,而在成体阶段,前这则相对较小些

残迹器官,不管经过什么步骤使它们退化到现在这样的无用状态,它们都是生物先前状态的记录。并且,它们完全是由遗传的力量保存下来的

P275
生物体的各个部分和生物本嫩至少存在着个体的差异,而生存斗争是的生物体构造或生物本能中的有利变异得以保存,最后在每一器官的完善化过程中,都存在着级进的阶元,并且每一阶元都越来越完善

P280
自然界中没有飞跃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