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星期四

鸡肉饭

国航控制成本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CA1524居然正餐只提供鸡肉饭,没有选择……


2017年8月30日星期三

不知道有没有胸闷中心?

(新华医院看李老师)


2017年8月29日星期二

2017年8月28日星期一

弘一

一夜西风蓦地寒,吹将黄叶上栏干。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温陵养老院,清源山,虎跑……陪完丫头,回到上海,再把办公室的事情处理掉,已然只能睡四个小时不到,早上0740的航班还要出差……熬得一天算一天,活过一天赚一天……





2017年8月27日星期日

中国的父母真是累啊……

坐在那里换鞋,听着旁边两个带小朋友来学冰球的母亲对话,一个是从嘉兴赶过来的,一个是从常州赶过来的……其实,冰球这东西,对国人而言只适合娱乐。由于重量不够,国外的校队是基本没戏……如果是玩,这投入实在大了一点


2017年8月26日星期六

夕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次回去,才知道小雪得了乳腺癌,一个月前姐夫才亲自手术。只是觉得发现有些晚了,不知道会不会扩散……

九年了,想起刚来家里时那个小雪球,真是心里很难过。如果不是经常要出差的话,一定接小雪来上海,最后一年好好陪着……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重出江湖





801

南俊巷的手工汤圆,还是猪油拌的馅儿,后悔早上没让老姐多下一碗……801啊


宝珊

设计不怎么样,环境倒真是不错……









2017年8月23日星期三

新马华文报文化、族群和国家认同比较研究


彭伟步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81135-215-3  2009年5月

P003
1815年8与5日,第一份华文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在马六甲创刊

P005
《叻报》于1881年12月10日在新加坡创刊。该报是一份真正有新闻性的日报,人称“南洋第一报”

P020
《南侨日报》由陈嘉庚1947年创办……无疑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喉舌报
我们不难发现新马华文报业也承袭了中国文人论政、文人办报的风气,对时事予以评论,并形成舆论,以争取读者,从而形成界线明显的阵线

P038
新中国成立,对新马华人的资产收归国有,严重挫伤了他们对中国的感情
国籍和公民身份的改变,促使华人思考报业及个人的未来
华文报业的新马色彩越来越浓

P039
《南洋商报》,1951年3月5日,《怎样决定马来亚的命运》
1951年1月24日,《确定马来亚公民权》
1951年5月28日,《展开星(马)选民登记运动》
报人在社论中指出,南洋千万华侨应视南洋为第一故乡,华人应随时参与此时此地的政治运动,青年人也不应逃避人力动员法令,因为身为第一故乡的子民,服兵役是应尽的天职。这些言论,反映了《南洋商报》报人与报纸国家认同的转变

P45
1979年6月27日,为了配合新加坡政府推行两种语文政策,星洲日报将所有新闻一律改为横排,报页也改向左翻,与西方报纸几乎一致……除了改竖排为横排以外,报纸的字体也改用简体字

P070
由于华文报纸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及完善的华文教育基础,它们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P071
20世纪80年代,华文教育基本上在社会消亡,新加坡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华文学校……在政府严格管理下,报纸无论在内容还是在新闻报道的角度、方法上,都要考虑政府的立场和观点,与政府保持一致,嗲有明显的政府喉舌的性质,内容侧重社会新闻

P075
(新加坡)华文报的角色和地位也因此不断下降,社会影响不及英文报

P085
华文是让华人认识和接触本族文化最直接的工具,华人所认同的思想和习俗都必须利用华文来传承。语文是民族的根和灵魂

P096
马来西亚华文报纸强大的话语权,引导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研究少数族群传媒,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境内的少数族群传媒在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其话语权有时反而得到增强

P097
华人族群的存在是以种族和文化的同时存在为前提的

P099
社会认同是通过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原则建立的
认同是指帮助个体在个体自身生活中产生秩序,并帮助个体置身于群体之中或卷入与集体的趋近性,在态度上倾向或者支持某一事物

P100
“文化认同包含两个水平上的认同,一个是族群水平上的,一个是国家水平上的,因而文化认同可以超越族群的界限……族群的发展只有凭借文化认同,才能主动地、自觉地且有选择性地与其他文化交流,从而维持自己主体性的地位……族群认同与文化认同具有同质性“

P107
新加坡不遗余力地传播华族文化,介绍中华文化,打造的却是新加坡国家文化

P110
新加坡华人社会的现实所承载的文化特征表现出新加坡华人文化独特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P127
新加坡华文报纸传承华族文化的目的是希望本国不至于过分西化,而马来西亚华文报纸传承华族文化的目的则是希望能够增进文化和族群的身份认同,不至于马来化,同时构建一个各种族平等的多元文化社会

P137
从建国开始,新加坡政府就培养华人的国家意识,不再纠缠于华人与中国的历史与关系,而是把国家意识置于种族认同之上

P140
社会语言学者菲士曼(Fishman)认为,“多种语文国家为了避免现有的主要语言之一获得优势地位,同时避免各种噢乖语言之间为了争取地位而长久斗争,(这类国家)常常选择一种具有国际通用语(language of wider communication)地位的外国语言,作为全国性法定的或实质的官方语言或工作语言”

P144
华文报纸失去了族群认同的功能而转变为一份为政府宣传政策的传媒时,其存在的价值就令人质疑

P200
新加坡政府独立时实施的淡化华人族群意识,培养国家意识的做法,对于国家建构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华人的族群认同逐渐转变成国家认同,造成华人认同新加坡就是认同华人族群的现象。然而,政府过于强化华人的国家认同,而忽视他们的族群认同,便会使他们失去文化之根,产生负面影响

P201
在一个特殊的政治环境中,马来西亚华文报纸对国家充满了热爱,对政府却充满了愤慨,这不仅缘于华人得不到政府的公平的对待,也缘于自身得不到政府的公平对待

P220
全球化制造了国家碎片化的危险,却提高了少数族群的地位





2017年8月22日星期二

寻找宝马城……

吉林,延边,安图,宝马村











长白山天池

又是一段打脸的历史……






2017年8月20日星期日

俩idiots

今天一个下午两个人就互相在嘲笑对方“idiot”……小的嘲笑老的带了冰鞋忘了带袜子,结果打了个水泡,不能陪她溜全场……老的嘲笑小的穿个长裤是为了防护,结果在最关键的膝盖部分是个暴大的洞……俩idiots,扯平了,回家吃饭……




冰鞋

终于在苏州找到了真冰场,明天带丫头去试试学冰球,我顺带活动活动老骨头


2017年8月19日星期六

生日晚宴

丫头今天开始步入少年了







南洋大学

不管喜不喜欢,南洋大学都是新加坡永远抹不去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