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9日星期五
中国大遗址绿化若干问题研究
王璐艳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 978-7-5034-7603-7 2016年4月
P47
大遗址本体与现状绿化的关系存在以下三种情况:其一,现状绿化对遗址本体产生了无法改变的破坏作用;其二,现状绿化对遗址本身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通过环境整治等措施能够得到改善或恢复;其三,现状绿化对遗址本身基本没有负面影响
P48
遗址本体新增绿化规划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有:未来绿化种植不能影响遗址本体真实性的展示、未来绿化在高度、色彩等方面要与遗址本体协调,未来绿化选种要与遗址本体存在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关联性,未来绿化要有利于遗产本身的考古与科研、保护展示、生境改善等
P51
绿化的诠释功能是通过绿化之物的保留、改造、组景等手段对遗址历史变迁与文化信息及遗址公园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的阐释和说明
P52
现状绿化也可能对遗址本体及其环境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从遗址保护与考古研究的角度讲,植物的生长发育对土遗址有着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四点影响:其一是“根劈作用”对土遗址的直接性破坏,造成遗址涂层断裂、坍塌,影响考古遗址的完整性;其二,蒸腾作用容易降低土层湿度而引发土层收缩开裂;其三,植物的生存代谢消耗土遗址的矿物质,破土的结合,加剧水的侵蚀;其四,植物根系的腐烂改变土质的PH酸碱度,影响土遗址的生存环境
2) 从遗址展示、利用与考古角度讲,现状植被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带来的植株整体形态、高度上的变化,会影响考古遗址物理风貌特征
3) 从遗址的审美和文化角度看,由于植物种类和种植形式的不同,现状植被所呈现的风格风貌会影响考古遗址的文化分为和空间感受
P56
如果包括绿化在内的景观要素都不利于遗址的完整性与原真性的保护,那么宁可不进行绿化
P69
研究大遗址的绿化,应该从认识大遗址的历史入手,清理大遗址历史上的景观格局与风貌,是做好今后大遗址景观规划的基础。
历史的绿化所涉及的历史包括两个时间阶段,即大遗址在历史上发挥功能的时期(即被毁灭或废弃之前的历史时期)和在功能废弃后随着漫长的演变所呈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时期
P93
大遗址的绿化原则:
1) 遗址保护先于环境建设;如果绿化对遗址不利,要避免进行绿化
2) 文化建设重于景观建设
3) 尊重历史、尊重遗址大于尊重人的需求
P104
大遗址绿化规划的总体指导原则
1) 真实性与完整性
2) 最小干预原则
3) 可逆性原则
遗址公园绿化的可逆性主要途径式通过对植物的移除、移植和反复利用
遗址公园绿化的可逆性种植设计主要是通过种植浅根系的灌木、铺设草皮、容器栽植、抬高种植层等手段完成
4) 可持续的生态保护原则
5) 功能多样化原则
一物多用
P187
绿化的主要原则或理念:
1) 绿化在遗址保护方面:以保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为前提,绿化服务于遗址保护与展示
2) 绿化在展示遗址文化信息方面:反映遗址的历史格局或文化属性等
3) 绿化在生态环境保护与营造方面:坚持生态优先、适地适树、生物多样性、提倡想吐之物的应用
4) 绿化在营造景观风格风貌方面:应避免城市化、园林化
5) 绿化在环境审美方面:应坚持艺术性原则,强调季相变化、层次丰富以及不同的配置与观赏感受
6) 绿化在空间营造方面:体现不同的功能,强调经济性、参与性、趣味性、可识别性、遮挡与围合作用等
1) 绿化以保护遗址及其环境为前提
2) 植物选择以考古研究和历史文献为依据
3) 植物选择应以地方乡土植物为主,还应该考虑根系对遗址的影响
4) 绿化应坚持生态性原则
5) 种植设计应处理好现状植被、遗存植物
6) 绿化景观应避免城市化、园林化
7) 绿化应满足景观审美和空间营造
8) 绿化应兼顾环境保护与美化、民众需求等实用功能
9) 绿化应该结合遗址地环境特制和地域特色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