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0日星期六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文化民生研究


刘宝山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04656-5 2015年6月

P4
考古遗址公园的概念包含了三层意思:考古研究、大遗址保护展示、公众群众活动的场所

P6
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是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一种有效方式

P7
考古遗址公园内的遗址博物馆功能不能仅仅满足于普通博物馆的展示功能,更主要的是为大遗址全方位服务的常设机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P10
考古遗址旅游的特点:一个基于资源的产业,最大的特性是不可再生性

P20
“十一五”期间,我国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变化,提出了“四个好”终极标准:文物本体保护好、周边环境整治好、经济社会发展好、人民生活改善好

P26
民国十九年(1930年)颁布《古物保护法》

P79
目前对于考古遗址公园文化遗产地的保护措施大概分为两类,即禁止类方式和措施类方式。所谓禁止类方式,就是明确禁止发生的行为和举动,制止消极保护遗址行为;而措施类方式,则是通过制定和采用积极的管理方法保护遗产,通常包括分区分级管理、进行保护工程建设、开展管理活动等,使相关保护要求能高效落实

P104
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管理体系中行政管理是主体,且相关制度建设较为系统;而社会力量任然是辅助性、参与性的,且营利性社会力量介入不规范、非营利性社会力量介入严重不足

P105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统一管理、管经分离、特许经营、社区参与

P114
考古遗址公园的考古发掘工作,应遵循典型性、必要性、抢救性原则。典型性即所挖掘遗址在同一类遗址中最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及可展示性;必要性即项目建设是否为遗址保护展示所必须而无法他选区域的;而抢救性则是遗址面临崩塌等突发情况而亟需发掘以给保护工程提供资料支持的

P126
过路吸引人、进门震撼人、进馆留住人

P130
考古遗址公园展示应以长久、完整、真实地保护遗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遗址的整体格局、形制、重要建筑遗存,以及地形、地貌等决定遗址价值和风貌的一切物质元素为保护的重点;以覆土封闭保护展示、砌体封闭保护展示、原址建棚保护展示、考古发掘现场展示等可逆性保护展示方式为保护展示的基本手段

P145
圈地保护型,原状保护展示型,原址复原展示型,休闲绿地型,城区系列博物馆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