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6日星期一
南诏大理国科学技术史
李晓岑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27936-1 2010年7月
P3
洱海地区的乌蛮分为六个大的部落,称为“六诏”。浪穹诏(今洱源),施浪诏(今洱源三营),邆赕诏(今邓川),越析诏(今宾川),蒙舍诏(今巍山东南),蒙嶲诏(今巍山西北)
P4
公元8世纪初,吐蕃在滇西的漾水和濞水架起了两座铁索桥……这标志着中国铁索吊桥的发明
P6
南诏剑,大理刀
P18
当时对外交通主要是以下几条通道:(1)经宜宾进入中原的石门路;(2)经广西百色再到南宁的通道;(3)云南与骠国、天竺相通的川滇缅印古道,又称为“南方丝绸古道”;(4)与南部的女王国、真腊、八百媳妇国相通的道路;(5)通往西藏的“茶马古道”
P54
宋代西安的《华夷图》(1136)
《张温胜画卷》
P56
南诏时期,对云南地理记载最详细的书是樊绰的《云南志》,这是中国现存最古的舆志
P80
南诏最著名的武器是铎矟
P85
铎矟,浪剑,郁刀
P170
迄今为止,云南也没有发现明确的大理国或元代的瓷窑址
P189
从南诏大理国遗留下的两幅画卷可以看出,当时大理地区的建筑与内地的建筑形式相同。但在建筑色彩上多使用强烈的红色,瓦则采取灰黑,黄等不同颜色,加强了房屋色彩的上下对比,形成一种既强烈又雅淡的格调
P196
五华楼
P225
水稻与大麦复种
P228
南诏时期,云南的梯田建设已有很高水平,受到了内地人士的称赞,樊绰《云南志》卷七
P245
北宋元丰年间,宋政府就已在广西邕州(今南宁)设置了专门购买大理马的官吏。南宋绍兴年间,又在邕州设提举买马司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