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1日星期五

宝兴日记——2014年4月11日,星期五

穆坪多云,灵关阴有雨

0900,穆坪,宝兴县委三楼会议室,宝兴县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第38次会议。
1430,灵关,灵关重建委,中坝施工放线问题。

跟宝兴的规委会真是没有缘分,来了三个多月了,这是第一次我在宝兴的时候碰到开规委会,原来基本都是我前脚离开宝兴,这里就通知第二天要开规委会。

比较意外的是第一个项目居然是加拿大IBI设计公司的做的“神木垒景区第三次详细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查”。说实在的,基本上还是挂羊头卖狗肉,几个中国人干活,找了一个洋鬼子顶场,和俺当年干的事情差不多。不过当年在ASP,我们还是比较靠谱的,出场的都是正儿八经的德国人,这个IBI居然搞了一个英语都说不利索的意大利人出场,然后居然还是让他来做跷蹟传统民居的演变研究,这个,这个不从文化入手,光从建筑外表形式上来推论,不跑题才怪。

这都算了,IBI最大的问题是通篇都是讲的是如何开发旅游市场和旅游项目的设置,对于位于大熊猫栖息地的这个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内的神木垒和邓池沟没有多少篇幅是仔细论证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的。对于邓池沟问题还简单一些,只要不影响到天主教堂的国宝单位的申请,项目还容易安排,毕竟位置比较偏,而且本来就是村民聚集的地方。

对于神木垒就恼火了,为了这个还专门给省住建厅遗产处的张虎发了消息,结果张虎的答复是“遗产保护规划及旅游发展指南明确了旅游开发范围等相关规定,其旅游规划及建设方案须经省厅(省遗产办)审批”。这个事情不好办啊,如果没有人把关,就县里这水平肯定搞得惨不忍睹;如果硬顶,我也没有这个实力和资格,硬来,最后还搞得县里怪我。最后,书记让我先讲,我就简单的说了几个方面,还是先稳住县里再说:
1) 邓池沟和神木垒都在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核心区范围内,这个项目的方案最好还是要报省住建厅遗产办;
2) 邓池沟的项目定位要清晰,不能再犯这次国保申请失败的错误,项目的建设不能够对天主教堂下次申请国保造成负面影响;
3) 对于神木垒项目,我很不满意,本来以为IBI可以给我们带来加拿大先进的规划思想和理念,现在看到的成果还是国内搞旅游的最常见的套路,加拿大National Park Act就说明了国家公园的主旨依次为benefit、education和enjoyment,顺序非常明确;同时加拿大国家公园要求每五年review的management plan中也明确了其规划的重点依次是resource protection、zoning和visitor use。希望IBI能够好好把加拿大National Park Act和国家公园的管理规定研究透,将加拿大Wood Buffalo National Park的资料研究透,这个国家公园是北美水牛自然栖息地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和宝兴的情况有很多可比之处。我个人希望IBI能够把加拿大国家公园的先进经验带到宝兴来,把神木垒的项目打造成遗产地开发旅游的标杆性项目。
4) 对于文化,宝兴不是纯粹的藏族文化,更多的是羌族,尤其是血缘上,这里老人的穿衣打扮都更接近于羌而非藏,跷蹟处于两个文化的交界融合区。我建议项目组看下台湾学者王明珂写的关于川西羌族的书,尤其是那本《汉藏之间》。一定要把跷蹟的文化梳理清楚,形成真正的地方特色,一看就知道是宝兴的,而不是理县或者丹巴的。
其实,按照我以前的脾气,这种项目早就是骂得狗头喷血了,只是坐在这个位置上,只好表现的比较有涵养。

结果晚上,邱总和张虎又分别给我打了电话,他们也觉得这个事情必须妥善处理,尤其是按照原来的规定,遗产地核心区内的旅游项目是不允许私人开发的,这些项目处理不好,到时候各个都是会引起国际舆论的大麻烦。唉,对于地方管理水平差异过大的中国而言,如何在西部缺乏人才的地方做个好规划,有个好的规划管理真是个不容易的事情啊。

 
规委会开完,都已经是中午快一点半了,宝兴的天气不错,不知道灵关如何

 
到了灵关,中坝的工地,果然又是雨蒙蒙一片,这海拔200米的差距,还真是差距啊

 
不知道中坝的房子都盖好以后是个啥样子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