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rchaeology of Disease
(英)夏洛特·罗伯茨Charlotte Roberts
基思·曼切斯特Keith Manchester
(译)张桦
P1
古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较长时间内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以及人类对周围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的学科。
病理学是关于病症的研究,实际上它是对疾病产生、变化、发展过程的科学研究。
古病理学可以被认为是生物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致力于研究考古发掘出土的人类遗存上的异常变异。
P3
对古病理学家来说,根据文化模式相似的现代人类群体的生活环境来分析考古遗址中的人类群体(死去的人群)是很有益的
古病理学研究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萌芽期(文艺复兴至19世纪中期),主要是研究史前动物;(2)起源期(19世纪中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多以人类学研究为主,大量的骨骼开始用于研究工作;(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巩固期(1913-1945),古病理学得到长足发展。除肉眼外,更多的鉴定方法被应用于病理损伤的研究中;(4)新古病理学期(1946年至今),逐渐认识到古病理学和流行病学以及人口统计学之间的联系为特征
P7
古病理学研究的疾病过程反映的是那种在骨骼或者软组织上看到的没有任何药物治疗影响的状态,或者是这种疾病的慢性反应,所观察到的是个体在死亡时保存的牙齿和骨骼中的病理记录;而且,在个体死亡时,某种疾病也许仍表现为“活跃”(而且可能是一个致死的原因)状态,这种疾病最能代表这个人一生中恶劣的健康状况。但是,我们很难辨别这个人患病的最初年龄
P9
由疾病导致的骨骼改变可能表现为增生,或表现为破损,或者二者同时出现
骨肥大(hypertrophy)
骨萎缩(atrophy)
骨增生(hyperplasia)
骨化生(metaplasia)
P13
病因学
病原体
发病机理
病患的生理征兆和症候
损伤
流行病学
死亡率
发病率
获得性免疫
P24
先天性疾病是指个体出生时出现的病症,而获得性疾病是生活中得来的疾病,包括:牙齿疾病,创伤性疾病,关节病,传染性疾病,新陈代谢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肿瘤
P31
不了解所涉及的人类群体的基本情况是不可能开展古病理学研究的
P34
与古代人骨遗存相比,现代人骨骼上性别特征的表现方式以及与年龄有关的骨骼改变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Sex指的是生物学角度上两性之间的区别,gender则指建立在男性与女性之间生物学区别上的社会和文化差异
P35
考古学家主要用盆骨来鉴定成人骨骼的性别和年龄,其次是头骨,有时也用某些特定骨骼的测量数据
P39
人体各部分骨骼退行性变化的速率不同,因此,目前建立一个可行的精确的鉴定年龄的方法是非常困难的
P44
成年人身高是通过测量长骨最大长(最理想的是测量股骨和胫骨)来推算的,而且大多数生物人类学家都使用特洛特(Trotter,1970)的回归方程式计算
P52
发育完全失败
部分发育
发育过度/部分异常发育
P55
中轴骨病变
-无脑畸形和小头畸形
-腭裂
-脑积水
-颅骨骨缝发育的畸形
-脊柱裂(隐形脊柱裂spina bifida occulta,囊性脊柱裂spina bifida cystica(脊膜膨出meningocele、脊髓脊膜膨出myelomeningocele、脊髓外翻myelocele)
-骶椎腰化和腰椎骶化
-椎骨脱离
P63
四肢骨病变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足畸形
P65
中轴骨和四肢骨骼均受累的病变
-软骨发育不全(侏儒症,胎儿早期骨骼骨化过程或骨的形成过程异常)
-骨发生不全(结缔组织畸形病变/脆骨症)
-唐氏综合症(蒙古症,智力发育不全和特殊的体貌特征)
P69
牙齿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关于饮食、口腔卫生和牙科疾病、“生存压力“、职业、文化行为及生计模式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牙齿可以用以记录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进程(抗腐性)
P70
清理考古遗址出土的牙齿时不能太过用力,因为钙化的牙菌斑(牙结石)沉积十分容易脱落,所以清理时要加倍小心;而且牙齿周围的齿槽也同样非常脆,容易被破坏
P71
龋齿
由于高蛋白的摄入,社会地位较高的人龋齿发病率较低
在农业过渡期,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这导致了龋齿患病率的增加
P76
牙槽脓肿
P78
牙结石(钙化的牙菌斑)
结石的厚度和沉积物的范围都要详细地研究
P80
牙周病和牙齿生前脱落
关于牙周病流行率的鉴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普遍的标准化的记录方法,以及对牙周疾病本身构成的认识不足
那些以植物性碳水化合物饮食为主,或者以加工食品为主的人群都有较高的流行率;而狩猎采集人群的饮食中包含较多动物性蛋白,牙周病的流行率较低
只有在发现齿槽边缘有吸收愈合现象或受累的齿槽被新骨填充时,我们才可以准确鉴别出这是牙齿生前脱落造成的
P82
釉质发育不全
在古病理学中,对釉质发育不全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调查釉质发育不全的流行率和生计模式、饮食结构变化的影响上
P86
牙齿磨耗
磨耗—牙齿的𬌗面或咬合面,腐蚀
磨损—指的是牙齿以外的其他物质与牙齿接触造成的磨耗
P88
严重的牙齿磨耗还有可能对口腔产生另外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颞下颌关节退化,另一种个变化是上颌圆枕
P91
研究压制标本具有多样性:
(1)受累的牙齿或牙槽在所有观察的牙齿或牙槽中的百分比
(2)病患个体在所有观察的个体中的百分比
(3)平均每个个体所观察到的病理损伤的数量
P93
创伤可以指身体上的任何损伤或伤口。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骨的部分或全部破碎(骨折);骨的位置异常或脱臼;神经或血液供应中断;人为的形态或轮廓异常
P97
骨折的类型和原因
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骨骼遗存上往往没有软组织附着,所以对骨折的分类大多靠推测
骨折的原因主要有三种:急性创伤;有其他疾病导致的病理性骨折,持续性压力造成的压迫性骨折
横断骨折,倾斜的或者螺旋型的骨折,粉碎性的,青枝骨折
P100
骨折愈合
骨愈合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循环期或细胞期、代谢期和机制期
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骨松制和骨皮质的愈合时间短
P102
骨折并发症
骨膜炎,骨髓炎
各种骨折的并发症是无法在古代人骨遗存中直接观察到的,而只能从骨折位置来推断
骨不连接现象多见于股骨颈骨折和前臂骨干骨折
尺骨骨干是最容易发生骨不连接的位置
P103
创伤研究的局限性
P104
骨折:现生群体的研究
现代人最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部位是臀部、腕部和脊柱
P106
颅后骨骨折:古代群体的研究
在现代研究中,身体不同部位骨骼发生骨折的频率常有变化,但是下肢骨发生骨折的频率较高,而尺骨和桡骨同时骨折的频率也很高
P119
人与人之间的暴力冲突和外伤
挡开性骨折
鉴定钝器创伤,首先需要注意颅骨外板是否产生了由打击点向外放射的骨折线……同时在创伤临近区域,或者头骨的相反面可见放射性骨折线
P128
斩首和剥头皮
P130
“家庭”暴力:杀婴、孽待儿童、尸体防腐和食人现象
P132
创伤和死亡的原因
P133
脱位
P133
分离性骨软骨炎
(软骨病)
P134
创伤治疗
-截肢术
-环钻术(环钻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曾普遍流行)
-骨折治疗
P147
完整的骨骼是我们尝试对不同关节疾病进行诊断的先决条件
P147
关节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
不动关节,丛和关节,动关节
纤维关节,软骨关节,滑液关节
关节病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软骨损伤,重复的压力会使软骨结构破坏
关节疾病可以按照多种方式划分,但是骨的变形基本上包括以下三种模式:增生(proliferative,骨的形成)、侵蚀(erosive,骨的破坏)或两者同时发生
P148
关节疾病累及骨骼的病变一般包括两个过程:骨的形成和破坏
骨赘
骨硬化
骨质象牙化
囊状空洞
P150
神经力学型关节病:骨关节炎
最常见的关节疾病是骨关节炎(非炎症性反应疾病)
P152
骨关节炎:受累骨骼
在人体骨骼考古学和现代人群的研究中发现,髋关节和膝关节是整个身体中最易受骨关节炎影响的部位,因为它们是身体的主要承重关节
古代人骨遗存中上肢骨的关节炎流行率比现代人群要常见得多
P153
脊柱关节疾病
脊柱关节炎是脊柱受压的直接结果,其易感性的提高是人类对适应双足直立行走体位所付出的代价之一
第五颈椎、第八胸椎和第四腰椎成为最易患关节病的部位
P157
活动、骨关节炎和“职业”标志
为了减少年龄对研究骨关节炎发生规律的影响,研究对象最好是年轻个体
上肢通常被当作研究对象,因为下肢的不对称性并不明显或者变化较多
复原“运动方式”可能是在解释骨骼遗存与特定活动之间关系时唯一的较为稳妥的方法。
清晰的文化背景对解释骨骼病理改变也十分重要
P168
炎症反应型关节病:化脓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对关节表面的破坏并不严重;它的特点是侵蚀关节连接区域边缘的骨组织,愈合趋势降低
如果骨骼中诶有发现其他结核病的证据,区分骨关节结核和非结核病性骨关节炎常常存在一定的困难
P169
免疫反应型关节病
-风湿性关节炎(在人骨遗存中非常罕见……关节愈合现象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并不常见……对风湿性关节炎做鉴别诊断时,有其他三种关节疾病必须予以仔细考虑,及骨关节炎、通风和银屑病性关节炎)
-银屑病性关节炎
-强直性关节炎(“骶髂关节融合”是强直性脊柱炎鉴别诊断的重点)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
-新陈代谢型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
P182
传染病是由病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导致的。一个人是否容易患某种传染性疾病,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决定
P183
古代人骨遗存中发现的传染性骨骼病理损伤基本上都是由细菌造成的,而不是病毒感染,因为病毒感染通常迅速痊愈或致命,不会像细菌一样经历慢性的入侵过程
P183
非特异性感染
医学上分别使用三个不同的术语——骨膜炎、骨炎和脊髓炎来描述相应的骨膜、骨皮质和骨髓腔的感染
-骨髓炎(骨破坏表现为骨表面凹陷和不规则,还可能在故的内部形成空腔,这个空腔内充满脓液,它能渐进性地穿透骨密质,并将脓液释放在骨周围的软组织内……骨的修复过程表现为骨的表面形成新骨片/网状骨……继发感染往往波及多处骨,而原发病灶一般仅发生在一块骨上……儿童长骨继发感染的病灶往往最先出现在接近骨生长端的骨骺区域内,而成人继发感染的病灶常常位于骨干……骨髓炎多发于3-12岁骨生长最活跃的儿童期)
-骨膜炎(骨表面的炎症……胫骨骨膜炎也被许多学者定义为骨骼上可观察到的身体功能压力的标志之一……女性对于传染性疾病有着相对于男性更强和更有效的免疫力)
-窦炎(在干燥的骨骼上,病变位于窦腔的内表面,显示出不规则的点蚀状新骨形成等特征……在未来的古病理学研究中,记录上颌窦炎/肋骨骨膜炎并将其作为呼吸系统感染的一个骨骼方面的体征,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中耳和乳突的感染(虽然中耳道内的急性感染并没有出现可观察到的骨组织病变,但伴有慢性耳内分泌物的持续反复的感染,可以引发中耳道内壁及听小骨的炎症反应……若不经治疗,耳后乳突的感染最终会破坏乳突骨壁而向颅内、颅外穿破。如果骨骼保存状况良好的话,这个骨表面的开口是可以观察到的)
-颅内感染(脑膜炎)
-软组织感染(在考古学人骨遗存中无法找到软组织感染的直接证据)
P199
特异性感染
特异性感染指的是那些已知的、特定的致病微生物造成的传染性疾病。结核病、麻风病和密螺旋体病可能产生相似的骨骼改变。在古病理学研究中,骨骼病理改变的分布及其自然状态的观察和对比是非常重要的。
-结核病(结核都是从身体的原发病灶经血液和淋巴系统传播到骨骼。结核病骨骼病变的诊断要点主要是脊髓炎病变的分布位置,髋关节和膝关节是除脊柱外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产生以关节面进行性破坏为特征的败血症性关节炎,最终发展为该关节面纤维性粘连、固定(关节强直)……并且很有可能与其他造成骨髓炎和关节炎性病变的疾病相混淆。与退行性关节疾病不同的是,结核病往往仅波及一个关节,而骨的破坏过程要比骨的修复过程更加显著。在古病理学背景中,大多数结核病的诊断是根据严重的脊柱病理损伤而得出的)
-麻风病(麻风分支杆菌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途径还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因为与患者接触而受感染,或更有可能是通过飞沫传播……麻风病不会遗传,也不是性传播疾病。麻风病的病理发展过程比较缓慢。麻风病通常损伤的骨骼包括骨面、手部和足部骨骼、胫骨和腓骨……手部、足部以及下肢骨的损伤都是有继发感染、畸形直接造成的,其损伤包括骨和关节的炎症反应,关节强直和畸形,以及骨吸收,特别是脚趾和手指……麻风病面部骨骼损伤包括:双侧上颚表面出现点蚀性病灶并可能出现穿孔(炎症),上颚中门齿区域的牙槽骨缺失并导致牙缺失,前鼻棘吸收,鼻孔变形,鼻甲和鼻中隔发生炎症性反应……麻风病的确是一种农村疾病)
-密螺旋体属疾病(这些疾病包括品他病、雅司病、地方性梅毒(非性病梅毒)和性病梅毒……所有的密螺旋体病都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染……雅司病、地方性梅毒和性病梅毒的骨骼病理改变是骨髓炎,其中也包括密螺旋体病特异性的炎症反应。这种反应导致骨组织大面积破坏,被成为树胶样肿或梅毒瘤。密螺旋体病所造成的骨髓炎常伴有广泛的骨组织再生……雅司病,常发于胫骨……与雅司病相似,地方性梅毒波及颅骨的现象并不多见,但也可以导致鼻部和上颚部大面积破坏……性病梅毒也多发于长骨中的胫骨,表现为骨骼变形和骨髓炎)
-布鲁氏菌病和霉菌病
-寄生虫感染
P240
新陈代谢类疾病
新陈代谢疾病也可被理解为“生存压力的生物学指标(indicators of stress)……身体(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遵循两个主要阶段的活动:首先是从出生到大约一岁左右,其次是在青春期时期
-饮食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贫血(非血红素铁(主要来自谷物,不易被肠道吸收)和血红素铁(主要来自生肉类,较易被吸收)……在向农业经济类型过渡的考古遗址的骨骼人群中,越来越多地发现了贫血的证据……板障内骨小梁垂直排列而导致骨板压力增大,外层骨板变薄和内外两层骨板之间的板障增厚,是最重要的鉴定贫血病的两个标准……贫血的骨骼病变似乎常以两种形式出现:单独的眼眶部位的损伤和眼眶以及颅顶部位的损伤——骨骼损伤通常以对称形式出现,而且颅顶部的损伤往往不会抛开眼眶部损伤而单独出现……溶血性贫血,能造成除颅骨之外的其他骨骼的病理变化……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
-维生素C和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C缺乏病常常导致牙龈肿胀、出血,继而引发牙周病……骨髓增生的证据才应该是贫血鉴别诊断所必需的特征……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也可以导致慢性的骨骼畸形。骨密质和骨松质内骨样组织钙化不足或延迟被称为骨软化症,而骨骺板的发育和钙化过程中断则是软骨病/佝偻病)
-哈里斯生长停滞线(哈里斯线是一种高密度不透光的横线,特别是在长骨的X光片中更明显;股骨和桡骨最常受累……在一根骨头上出现哈里斯线意味着该个体必定已经从受抑制的时期恢复过来)
-骨质疏松症(I型骨质疏松症最常见于绝经期后的妇女;而II型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在两性患者中都很常见,这两类都被称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一般与其他疾病的发展有关……饮食是另一个影响骨质疏松症发展的主要因素……经常运动的人的骨密度也比较高……大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的诊断都是通过身体上某个部位的骨折而确诊的……掌骨放射线影像分析测定骨皮质的骨质丢失仍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
-内分泌疾病(与古病理学关系最大的要属垂体和甲状腺,因为他们能控制人体的生长发育(垂体)和成熟(甲状腺))
-佩吉特氏病(畸形性骨炎或“基质代谢紊乱”)
P274
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组成良性肿瘤的细胞是完全分化了的细胞。恶性肿瘤是指原发生长物向身体其他器官无限制地局部扩散……在骨骼遗存中诊断肿瘤性疾病是很困难的,只能依靠对特定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以及特定的受侵袭的骨骼上肉眼可见的病变进行鉴定。
P275
良性肿瘤
-象牙样骨瘤(Ivory osteoma)
-骨样骨瘤(osteoid osteoma)
-破骨细胞瘤(osteoclastoma)
P278
恶性肿瘤
-骨肉瘤(osteosarcoma)/骨性肉瘤,多在人的生长发育期发病多发于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骨肉瘤是基督恶性的肿瘤,以至于患者还未进行治疗就死亡了
-软骨肉瘤(Chondro sarcoma),发生于长骨末端的干骺端
-尤文肉瘤(Ewing’s sarcoma),是在骨内部的细胞中发展,在骨内部扩张,导致骨肿胀,最终肿瘤冲破骨皮质
-骨髓瘤(myeloma),骨髓性白血病(myelomatosis)/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骨骼上最常受累的部位是椎骨、颅骨、肋骨和盆骨
P281
继发性肿瘤
继发生长物在骨内部的骨髓腔内开始生长,只有在疾病发展的后期,癌变才能损毁和穿破骨外部的骨皮质……理想条件下,为了能够更准确地鉴定古代恶性肿瘤真正的发病规律,应该对所有考古发掘出土的骨骼拍摄X射线照片
P286
“生物文化(biocultural)”或最近命名的“生物考古学(bioarchaeological)”即重建古代人群健康状况的研究方法,与考古学的联系更加紧密,并且更加行之有效;而且,通过检验假说、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分析古代人骨遗存中发现的病理现象被堵昂达学者们看作是研究的根本
P287
了解一个人群生活环境的类型能帮助我们解释所观察到的疾病的规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