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星期四
2017年11月29日星期三
2017年11月28日星期二
发现我们的过去:简明考古学导论
Discovering Our Past: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rchaeology
(美)温迪·安西莫Wendy Ashmore 罗伯特·夏尔Robert J. Sharer
(译)沈梦蝶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80681-994-4 2007年4月
P3
这些问题设计我们人类的起源、特殊文化的起源、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关系。考古学家的终极追求在于更好地定义我们是谁和更好地理解我们为什么这样行为
P4
历史学的研究范围被限制在最近几千年——从文字诞生开始。只有考古学家才是唯一一项研究和揭示我们整个过去的领域——从人类的远古起源一直到距今不远的过去
P8
有时候考古学证据会被错误地用于政治目的,有人伪造过去的证物来为国家主义或种族主义的教条服务
P9
考古学是一门通过物质遗迹来研究人类过去的科学
考古记录(archaeological record)
考古学研究过去有四个主要目的:包括确定文物的形式(古代社会时空上的分布)、功能(还原过去人类的活动)、过程(变化过程和原因)和意义(古代民族的观点和信念)
P10
科学所指的,就是通过观察的方式了解自然世界的知识。
科学的运作方式就是系统地描述现象,将观察结果分类,然后得出结论。
这种在了解和测试可观察世界的过程中用到的自我纠错机制被称为科学方法。
模型model
假说hypotheses
科学中并不存在正面的证明,而只是用排除或反证的方法去除那些理由不充分的假说。科学通过反证而进展,宣扬当时理由最为充足的命题,并认定新的资料和解读会在将来出现。
研究的内在理念和控制流程才是科学方法的真谛。
科学方法要求考古学家仔细地对他们手头的工作进行陈述和建立假说,并清楚地表达出他们想回答的关于过去的问题。
P12
考古学与历史学相互关联,因为它们都是关注人类过去活动的科学……历史学研究的主要依据是记录着过去的书面文字和口头流传;考古学的依据是过去的物质遗迹。
口述历史学(Oral history)
文献历史学(documentary history)
历史学倾向于强调身份高贵的精英知识分子。考古学并不对富人或学者特别关照
历史考古学(historical archaeology)
史前考古学(prehistoric archaeology)
P14
与历史考古学和史前考古学关联最紧密的是人类学。人类学利用文化的概念为考古学提供了多种框架,用以描述、解读以及更好地认识过去。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关于人类的综合科学——这门科学即将人类看作生物有机体,又将其视为承载文化的造物。还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来研究人类社会:(1)历时的(diachronic)观点着重时间发展的影响;(2)共时的(synchronic)观点强调人类社会当下的状态,很少或完全不考虑时间的影响。
人类学被划分为四个主要分支:生物(或物理)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人中志ethnography,人种文化学ethnology)、语言人类学和考古学
P15
现在,许多考古学家喜欢强调文化是人类社会调整和适应环境的主要途径,而不是通过我们自身或其他生命形式的遗传(生物)适应
P18
文化资源管理(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CRM),主要是辨识和评估考古学遗址,保护它们,使其躲过浩劫,并调查那些无法保存下来的遗址
社区考古学community-based archaeology——涉及考古学家与当地社区——通常是研究对象的后裔——之间的合作关系
本土考古学indigenous archaeologies——包括考古学研究和由非西方社会从业者指挥或引导的理论。在这一领域中所使用的调查形式的主要内容是认识这些民族的过去
P26
在18世纪和19世纪,主流的史前史学术界盛行的是带有偏见的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
P27
杰斐逊还是个多方面的先锋人物,包括系统挖掘、准确记录、地层学(stratigraphy)运用——观察反映时间推移的土层(或地层strata)顺序
P29
专业考古学家和其他科学家使用的解读框架一般被称为模型(models)。一个模型本质上是一种假说,用一种简化的方式来描述研究的对象,它是根据一种科学方法建立并检测的
P30
欧洲的历史模型——三期论three-age system
由于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在新大陆并不明显,考古学家便转而通过人类学来解读发现的物质遗迹……人类学——连同其文化概念——最后取代了历史学,成为新大陆考古学家建立释义模型的主要资源
文化进化cultural evolution
P31
单线性的文化进化unilinear cultural evolution
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c
每一个社会的发展都取决于生态情况、与其交流的周边社会和自身传统。因此,进化的具体过程一定是多线性的(multilinear)
P33
文化历史考古学——是这些流派中最早产生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描述考古记录和整理过去时间的时间空间顺序。侧重点在于研究发生了什么事件、何时发生以及何地发生(what、when、where)
文化进程(processualism)考古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于过去的事件如何发生以及为何发生(how and why)
后进程(postprocessual)考古学试图理解我们的过去所代表的意义。后进程考古学家集中精力研究的同样是过去事件为何发生(why),但他们同时还强调古人的作用——这种取向强调从“当事人”的视角来“理解”过去,而不是从“局外人”的眼光来“解释”过去。
P40
进化考古学evolutionary archaeology
P44
行为主义考古学behavioral archaeology
马克思主义视角
P45
女性主义视角
后进程取向
P46
文化的认知主义模型
P47
后进程研究
反身法reflexive method
后进程框架
P53
考古资料的三个基本种类——文化遗物、迹象和生态遗物
文化遗物(Artifacts)是形式经过人类活动改良或创造的便于移动的物件
P54
迹象(Features)是不便移动的人造遗迹,在不改变或不破坏其原有形式的情况下无法把它们从发现地点移动到别的地方
生态遗迹(Ecofact)是非人造的、但与文化有关的自然遗迹
P56
遗址(sites)是文化遗物、迹象和生态遗物的空间集合
一个遗址的文化沉积和特质和厚度能反映出人类活动的时间跨度
地区(regions)是考古资料中最庞大、最无定型的空间集合。
P58
考古资料是两种因素作用的结果:(1)行为过程;(2)转型过程
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es),该过程通常包含四个连续的阶段:获取(acquisition)、制造(manufacture)、使用(use)和沉积(deposition)
P59
转型过程(transformation processes),开始于物质遗存沉积之后。该过程包括物质遗存从沉积期到考古学家将它们当作资料的时期中所有带来影响的条件和事件。自然力/人为
P62
基质(matrix)指的是围绕、包含、支撑考古资料的物质媒介
出处(Provenience)就是基质中任何一种考古资料的三维区域
P63
关联(association)指的是出现在同一基质中的两件或多件文化遗物
状态(context)是对建立在行为过程和转型过程基础上的考古资料的一种评估
原初状态(primary context)指的是这样一些条件:出处和基质从最初的沉积开始就没有收到过干扰
P64
非原初状态(secondary context)
P66
任何种类的挖掘,无论是考古学家还是其他人,都会毁坏(destroy)基质、关联和状态,从而损坏信息
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
P67
资料系data universe
样本单元sample units
非任意样本单元nonarbitrary sample units
任意样本单元arbitrary sample units
P68
母体population
整体资料收集total data gathering
样本资料收集sample data gathering
几率取样probabilistic sampling
简单随机取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P69
系统取样systematic sampling
分层取样stratified sampling
非几率取样nonprobablistic sampling
公式化formulation
P70
实施implementation
P71
资料收集data gathering
资料处理data processing
分析analysis
解读interpretation
公布publication
P75
考古学调查archaeological survey
P88
挖掘excavation
P90
地层学stratigraphy
P101
分类,属性attributes
风格属性stylistic attributes
形式属性form attributes
技术属性technological attributes
P108
制石技术(lithic technology)有两种基本的种类:(1)琢石工艺(chipped-stone industry)——包括将石头碎裂或抛片;(2)磨石工艺(ground-stone industry)——主要是对石头进行轻敲,打磨或抛光
P109
琢石技术利用的是矿石坚硬、不具有弹回力、质地均一的特征,所选矿石种类包括燧石或黑硅石、黑曜石、玄武岩以及石英石
岩芯core
薄片flake
P119
分析有机文化遗物可以获得一个古代社会对生物资源的开发信息,还有可能提供该社会与其他地区之间交流的线索
P130
构造迹象(constructed features)的修建是为了给某种活动或一系列活动提供空间
构造迹象的分类和分析主要包括检验形式、风格、技术、方位等属性或这些属性的一些组合
P132
累积迹象(cumulative features)不是一个预先计划好的活动区域的构造,也不是一个设计好的设备的构造,而是因为增长的原因形成的迹象
P155
类比(analogy)就是从已知的事情和关系推导出未知的事件和关系的推理形式
P158
特殊类比specific analogy指的是在单一文化传统中的某些比较
一般类比(general analogy)指的是在跨越多种文化传统进行的较宽泛的比较
特殊类比的使用要注意的三个条件:文化的延续性、环境的可比性、文化形式的相似性
P162
只有在文化遗物、生态遗物和迹象都经过描述、分析、按照时间顺序整理过以后,考古学家才能确定其中哪些空间分布是相关行为遗留下来的痕迹。只有了解哪些痕迹属于同一个时间、哪些属于不同的时期以后,考古学家才能还原过去的行为
P165
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的范围既包括人类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也包括人类和文化环境的相互关系
P166
聚落考古学(settlement archaeology)研究的是古代人类活动和住所的空间分布,其研究范围既包括人们在一个单间住宅中进行活动的不同位置,也包括一个地区中遗址的排列
P167
聚落考古有一个基本的假定前提:古代人类行为的空间规律导致了考古学遗存的空间分布规律,考古遗存的分布则反映了古代人类行为的空间规律。考古学家从三个不宽泛的层面对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1)在单一结构或单一居住地表面;(2)某一处聚居地或遗址内的活动和迹象的排列;(3)某一地区内遗址的分布
P168
家庭考古学household archaeology
P172
方位分析locational analysis
中心位置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
交换系统exchange systems
P183
必然变异inevitable variation
P184
文化发明cultural invention
文化选择cultural selection
文化漂变cultural drift
P185
文化复兴cultural revival
扩散diffusion
P189
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在变化,但整体稳定不变。这是一种消极反馈(negative feedback)
积极反馈(positive feedback),能刺激系统内部发生变化
P197
后进程主义和文化历史解读都强调对风格的研究。文化历史利用风格的变化来构建时空网格;而在后进程解读中,风格反映的是它背后的符号意义,以及使用者对意义的操纵。……进程主义解读通过考察文化中最容易研究的部分来研究文化的适应性,寻找最广泛的、跨文化的规律。后进程考古学则强调:在个人的文化传统状态或相关传统背景下考察文化形式背后的结构和符号意义
P211
每个考古学家个人和民族的背景决定了他们的兴趣和疑问,考古学家的集体背景又决定了考古学解读的传统
2017年11月26日星期日
2017年11月24日星期五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