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7日星期三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


荣新江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1-18665-7/K•0766 2011年4月

P1
要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构建起一个中国古籍的框架……中国古籍的构成,主要是经史子集四部,加上丛书、类书、释道书

P35
在利用墓志史料时,最好能够知道墓志的出土地

P97
版本本身是一门学问,我们不是要研究版本本身,二是要使用古籍做历史学研究

P109
电子文本,大多数都不具备古籍整理的标准文本的要求,所以引用时首先要核对原书

P111
对校法——就是以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加以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标注出来,并加以判断取舍

P112
本校法——以同一本书的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相异的地方,要辨析哪个是谬误的

P113
他校法——就是用其他书中同样的文字来校本书

P114
理校法——就是用通理来校勘,因为有的书已经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
避讳学知识——校勘就是要有避讳学知识,因为皇帝的名字要避讳,所以可以根据讳字考订版本的年代

P164
主张看研究成果时应当倒着看,就是先看最新的,然后再回溯,这样就可以不用再花时间去看一些后人已经指出的作废的文章

P186
博硕士论文题目最应当注意的一点是,要在写作之前就考虑好你的论题要有所限制,以便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全部论文

P188
篇章结构
一篇文章一般是由导言、正文和结论构成的,各个部分有各自的内容分工
在安排文章的结构时,一定要注意各个部分的比例要大体上合适
有的中国学者在撰写论文时,不注意交代学术史,让人不清楚他的观点是自己的,还是别人已经说过的
特别强调逻辑性
写文章的时候准备的东西要大大多于写出来的东西
结论一般要简要,文字要凝练

P190
学术史
对于学术史的概念,首先是要全面
应当留意的一点是,有的论著研究的问题并不能在题目上显现出来
在做学术史的叙述时,要按照论著的发表先后来叙述
有的比较大一点的题目恐怕需要按照内部的逻辑再细分专题进行学术史的叙述
综述学术史的首要价值是要有全面的信息,其次是要给出一个清晰的、有年代线索的学术史脉络

P221
书评的内容应当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是内容简介
第二是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本书选题和内容的价值、特点
第三十本书的不足
第四是根据自己的研究加以补正

P223
书评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 评书不评人,但要了解作者
第二, 要注意书的出版时间
第三, 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抓住一点,不顾其余
第四, 要礼貌用词,不用“怪圈”一类的语言
第五, 是写完以后,多请一些同行和专家来审读,避免一些错误

P225
札记要短小精悍,一般都是考证性的文字,所以不必特别地加以修饰,用最短的文字,写明白自己要说明的问题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