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8日星期三

菊与刀

菊与刀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Benedict R.,北塔译
北方文学出版社,2015/2 ISBN 978-7-5317-3397-3

P2
刀与菊都是这一画面的组成部分。日本人生性即好斗又和善,即尚武又爱美,即蛮横又有礼,即顽固又能适应,即驯顺又恼怒于被人推来推去,即忠诚又背叛,即勇敢又怯懦,即保守又好新。这些特点全都有极端的表现。他们十分在乎别人对他们行为的看法,但是,当别人对他们的劣迹一无所知时,他们又会被罪恶感战胜。他们的士兵即被彻底驯服,也会反抗上级。

P20
日本是以别的眼光看待这场战争的。只要各国拥有绝对主权,那么世界上就会有政治混乱,他必须为建立等级秩序而战斗——当然,这是日本领导下的秩序,因为只有他代表着一个从头到脚真正具有等级秩序的国家,只有他理解“各就其位”的必要性

P21
美国人的物质信仰和他们的精神信仰之间的竞赛

P27
这一观念(天皇)是近代日本具有国家主义性质的神道宗教的核心;如果我们削弱并挑战天皇的神圣性,那么敌国日本的整个结构就会土崩瓦解。

P28
日本战俘则相当直率地说,他们对皇族的尊崇跟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政策是两码事。

P30
这种对天皇的忠诚是无条件、无限制的,但日本人喜欢批评除了天皇之外的所有的人和团体,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P33
死不投降主义

P37
宁愿在胜利的祭坛上被烧死,因为在没有取得英勇成绩的情况下死去,是一件丢脸的事

P38
就好象他们在把自己所有的一切投入到一条生活道路上并遭遇失败之后,很自然地选取了另一条道路

P39
他们依赖于秩序和等级制,而我们信赖的是自由和平等

P43
数百年来,不平等一直是他们有组织的生活的准则

P46
一个人的联系纽带是他所属的藩
“孝道”的含义是:在一个几乎只包括父亲、祖父、他们的兄弟以及后裔的团体里,一个人要根据辈分、性别和年龄、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P51
在整个历史中,日本一直是一个阶层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

P52
从一开始,日本就没有能够复制中国的没有等级制的社会组织

P55
日本封建社会是精密分层的,每一个人的地位都由世袭固定……士、农、工、商、贱民……商人阶级总要破坏封建制度。一旦商人变得受人尊敬而且家境富裕,封建制度就式微了。

P56
对于稳定的封建主义体制来说,武士和农夫是两个最合适的阶级:德川幕府用僵化的形式把他们冻结了起来

P58
拥有土地就是一种保障,因为在日本,这是一个人的尊严所在。在德川家族统治下,土地是不能永久转让的,这一法令是对每个耕作者的保障

P63
在那期间,日本人学会了把这种精密设计的等级制看作是安全与稳定的保障。只要他们待在既定的范围里,只要他们完成既定任务,他们就可以信任那个社会……对各个阶级的限制固然很严,但他们也有秩序和安全的保障……日本的等级限制还有一定的变通性

P72
明治时期的政治家根本没有把他们的任务看作意识形态的革命,只把它看作一份工作。他们所构想的目标是吧日本建设成为一个被人重视的国家。他们不是偶像的破坏者

P73
无论是政治、宗教或者经济,在所有活动领域,明治政治家们都按照“各就其位”的原则,在国家和国民之间分派职责

P83
日本所成就的,是以最小的失败和浪费建立起他认为他所需要的企业

P87
在日本,正直取决于对个人在宏大社会网络中的位置的认可,大家相互欠债,即欠祖上的,也欠同辈的

P111
日本孝道最重要的实际意义在于,它对活人中的尽孝义务进行限制

P113
明治政治家们所需要的,只是在所有日本人的心中种植一种无条件的最高美德,那就是忠,而尽忠的对象就是天皇

P117
日本人认为,遵守法律就是对他们所受的最高恩典——皇恩的报答

P127
日本人会欢欣鼓舞地赞扬复仇行为,同样会欢欣鼓舞地赞扬以死效忠的行为。这两种行为都属于“情义”。“忠”是对主子的“情义”,因受辱而“报复”则是对个人名誉的“情义”。在日本,这是同一矛盾的两面。

P135
一个人的生活应该跟他在社会上的地位保持一致

P139
在想法设法避免直接竞争方面,日本人总是很有创意

P142
日本人总是想避免那些可能会因为失败而感到羞辱的场面

P148
日本人很容易因为失败、受辱和被排斥而受伤,这使他们动不动就折磨自己,而不是迁怒他人

P170
日本人这些关于“人之常情”的观念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后果。关于肉体和精神这两种力量的西方哲学的基础被挖掉了……世界不是善恶斗争的战场

P172
日本人所定义的人生最高的任务是:圆满完成自己的各项义务

P175
家臣对主子的情义要求最大的忠诚,直到主子侮辱家臣,在那之后,任何背叛都不是大问题

P213
转世不是日本思想的一种范式,涅槃观念也不是,它不仅对普通大众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僧侣们自己也修改了它,使它不存在了……日本人对死后世界的幻想一直没有兴趣。他们的神话将的是神,但不是死后的生命

P248
除非他有朝一日报仇雪恨了,否则他“一直会觉得有件事情还没有完成”,这就是日本人冤冤相报的核心内容

P271
日本人就是这样看待世界的,在压根儿没有成为革命者的情况下,他们就可能挺身而出,反抗剥削和不义。他们不是要把他们的社会结构撕成碎片。在不对社会体系泼脏水的情况下,他们就能完成最彻底的变革,在明治时代,他们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称之为“复古”,即“回到过去”

P275
当日本人相信自己受到了侮辱时,复仇就成了一种美德

P279
工人们最喜欢的罢工形式是,“占领工厂,继续工作,通过增加生产,让管理层丢脸”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