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0日星期四

宝兴日记——2014年10月30日,星期四



0900,灵关五冶工地,同济建筑院方案交底,肖艳文。
1500,灵关,三兴公司,三兴搬迁事宜,马雪梅。

下午三兴出来,去芦山看看毛刚,说是他和李岳岩一起过来了,好久没有见他们两个了。

结果,一到他们在芦山县政府的办公室,就接到李东曙的电话,说是他们在省政府开会,说是邱健把他让毛刚起草的关于保留三兴不搬迁的报告给了钟勉,韩冰也把县里的报告给了钟勉,结果钟勉对着老邱说,你是专家,同济也是专家,意见咋就不统一呢。最后还是觉得三兴必须要搬。

刚放下东曙的电话,毛刚就接到邱建的电话,让我打电话给他,然后又是韩冰的电话,稀里哗啦,一个傍晚数个电话都是围绕着三兴搬迁的事情的。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老邱的电话就是三个要点:一是县里的报告说是按照省住建厅领导的部署啥啥的,到底是哪个领导?二是这个报告为什么没有给省厅,以后这种事情必须要报告省厅。三是他下周二、三要来灵关就三兴搬迁的事情调研(看来他还是不死心)。韩冰的电话就是把省里开会的事情大概说了一下,一是调规要加快进度,二是调规要同济来负责。

MMD,我又是被夹在中间。老邱那边,我也不好说,首先,那个报告有三个部分,一个是水利关于防洪堤的,一个是交通关于351国道施工和灵关新大桥的,那两个都不关我规划的事情;其次,俺的报告是县重建委要我写的,说是通过县重建委转给规划指挥部和市政府,最后报告的综合和提交都没有我的事情啊;再次,我和省住建厅在业务上还真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规划业务上俺是雅安市灾后重建规划指挥部的副总规划师,行政上俺是宝兴县人民政府的副县长,两条线都和省住建厅没有关系,尤其是老邱自己坚持不在规划指挥部里任职,这业务关系更是乱七八糟了,早说了,给个副县长不如给个规划督察好使。韩冰那边别的没有啥,只是瓦场坪调规的事情,同济是绝对不会插手的。这种即没有费用,又是要担责任的事情,鬼才干。这种事情,同济绝对不会留下任何记录的,给自己找事情啊。好在我早就把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单位都安排好了,尤其是攀枝花规划院负责调规,合同都签了。否则,这又要挠头了。

周一给各个专业局布置任务,老邱既然要来调研,那就该上的专业局都上,国土、水利、交通、园区、镇政府,该来的都来,反正我是不说话了。我就一条,三兴必须搬迁,不能影响赵家坝的实施效果,否则,见佛杀佛,见魔杀魔。

2014年10月29日星期三

宝兴日记——2014年10月29日,星期三

雨转阴

1500,灵关重建委一楼会议室,灵关重建委扩大会议,张晶,杨玉君。

今天的会主要就是三个议题:质量安全问题;工作统筹、整体推进问题;工作作风问题。
果然不出所料,对工地检查以后,最大的问题还是质量问题,那么多的工地中,能够综合分数在70分以上的是两家,60~70分的也是两家。中国的施工挂靠和低价中标简直就是顽疾。尤其是这个低价中标的体制,根本不利于一个建筑公司的技术工人的培养,都是有活干的时候到处找人,没活干的时候就到处裁人,怎么可能有一个稳定的技术队伍呢?这种体制下面干不好,偷工减料是正常的,干的好,货真价实是不正常的。

搞不好,最后的结构真是累的半死还不落好。

每天的云、雨、雾都是各不相同啊

2014年10月28日星期二

宝兴日记——2014年10月28日,星期二



1130,灵关重建委一楼会议室,石材文化广场方案汇报,雅安市副市长徐旭,雅安文广新局,雅安非遗中心。

地方官员的问题,永远都是问题。今天的事情,搞的我是有点哭笑不得。说是徐市长要来听石材文化广场的汇报,正好昨天张勇刚给书记汇报过方案,说,那也好,虽然方案的改动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汇报前面,两个人还在商量,这个准备打擦边球布置一个旅游接待中心的事情是不是汇报中就不提了,省得和文广局的任务书对不上。

结果没有想到汇报的时候,徐市长追着旅游接待中心的事情一直问。最后才搞明白,一来旅游归她分管,二来她一直想让这个石材文化广场按照4A景区的规格来打造,反复和文广系统的交代。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消息就是没有传到我们这里来,结果搞得一上来的汇报就有点走调,两边在那里反复折腾。不过,最后大家总算是达成一致。

所以说,有时候在地方上做事情,这个消息的通达性真是很重要啊。否则,很容易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浪费了一堆时间。中国这个下级见了上级,不敢吱声真是没劲。

规划永远是没法让所有的人都满意的

灵关老镇区中,一栋坚持不肯做倒房处理,平时没人住,但也坚决不和大家一起重建的房子,不知道户主真的是觉得这个房子很有纪念意义呢,还是对政府的补助方案不满意。不过,最后的结果,就是修改规划,在一批新的重建房中,保留了它,也保留了一堆当地居民的不满。规划永远是没法让所有的人都满意的


2014年10月27日星期一

水刀

宝兴的汉白玉,这是水刀加工的大理石马赛克。水刀的操作工的月工资是8000,还不好招。读个烂唧唧的本科,还真不如学点技术 ​​​​









宝兴日记——2014年10月27日,星期一

雨转阴

1430,灵关重建委会议室,同济建筑项目汇报,韩冰(体育局-灵关游泳池,文广局-灵关石材广场,农信社-农信社办公楼,曹家村活动中心)。

今天抓住书记,一口气汇报了四个公建方案,这也应该是同济这次在灵关片区最后的。总体而言,效果都是被认可的,游泳池和曹家村的活动室是一次过了的。信用社和石材广场因为涉及到部分功能的调整,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个干完,俺的使命基本就结束了,剩下的都是施工的事情,没有规划啥事了。总算是见到一个尽头了。


 
西南交大做的大渔沟的安置点,临水的地方却做了一个背水的内街,这个思路,有点不能理解

 

 
新场基础的做法,有点无法接受,埋深超过6米,柱之间居然没有连梁

 
那边我还在和老邱为了瓦场坪打笔墨官司,这边国土已经挖了不少,规划其实很多方面能管的实在有限

 
几个很有坚持的盆景

 
这个灵关4.20地震的标志性建筑物,仍然坚强的不倒下

 
游泳池地块,这家人就是不肯做倒房处理,说是真是舍不得这个房子呢,还是对补偿的胃口太大?随它去了,反正把规划改了,爱拆不拆,留着挺好。








 曹家村的活动室,目标就是做一个酷酷的现代木结构房子,和村民的传统木结构民居形成一个对话。建筑本身总算可以了,不过场地还是有些问题,硬地过大,好看,但是村民使用上肯定有问题,不好用的东西,村民肯定是不愿意的

百看不厌的邓池沟天主教堂 ​​​​








硗碛 ​​​​






雨后夹金山 ​​​​










2014年10月26日星期日

宝兴日记——2014年10月26日,星期日

阴转雨

晚上,窗外淅淅沥沥传来了雨声,间杂着还有雷声,都十月底了,还这么多雨。这种阴雨绵绵的日子,有点让我想起来温哥华。

不过,今天的心情还不错。终于在清晨把第二届中国城乡规划实施学术研讨会的投稿文章发出去了。好久不写正儿八经的东西了,写的还真有点累。以后,还是要找时间多谢一点东西,否则,这个写作的能力真是会急剧下降的。有很多事情就要趁早写,一拖一拖,时间长了,事情也记不清了,人也没有想法了,然后,然后,一个很好的题目就没有了,当年都江堰的新羊金苑,多好的题目,就是给自己发懒发过去了,直到现在电脑里还有一堆当年收集的资料。

其实,很多时候,写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而更多的是给自己写点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想即时的写下来,更多的是给自己看的。有时候,也是逼着自己把事情做一个总结,逼着自己为了写文章而去看一点书。工作以后,读书成了一种奢望,没有压力的时候,一本书,一个月也读不完。

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电脑中突然传来了“黄昏的故乡”这首老歌,一时之间,几乎写不下去了,思绪又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故乡,这个词对于我而言,真是有点难以说的清楚。

唉,算了,不写了,看书去也。

咪咪

8月份在芦山龙门乡拍的,蹲在她面前拍照,一动不动。几乎和儿时在华侨大学养的“咪咪”一模一样,有种时光穿越的感觉 ​​​​




一张都江堰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