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星期一

宝兴日记——2014年3月31日,星期一

中到大雨

1500,雅安,市建设局九楼会议室,“雅安市文化中心”项目比选,卯辉。

回到灵关,马上就是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包括福建路港又看不明白施工图了,唉。

中午吃完饭,匆匆赶到雅安。要不是文化中心这个事情是我惹出来,忽悠了吴长福老师过来,我还真懒得出山了,尤其是县里配的霸道在修理,要自己开这个堵车的路,真是开车的兴趣皆无。

看了四家方案,说实在的,我现在对建筑的造型根本不是太赶兴趣,从我的角度而言,产权清晰,功能合理,使用方便,管理容易,维护便宜就是个好建筑。这个世界上,最好用的就是方方正正的房子。没有仔细考虑使用功能,而过分做外形,非要搞个惊艳的个人作品的,那真是耍流氓。

雨季,各种垮方开始了,宝兴的交通成了大家最头疼的问题

2014年3月28日星期五

宝兴日记——2014年3月28日,星期五

有太阳的少云

1430,雅安,市政府三号楼三楼会议室,雅安市灾后重建规划指挥部例会,卯辉。
这次会上,芦山,宝兴和天全把相互的项目交流了一下,感觉最累的是中规院的王广鹏,拿出来的一堆方案都是惨不忍睹的,可他还是这回灾后重建的重点;最麻烦的是马林,整个一个对规划一点概念都没有的蛮干的领导,有勇气把1/4个县城交给一个开发商来搞大盘;最幸运的就是周某人,我,宝兴的重点基本都在灵关,灵关的设计基本都是同济做的。

会上,俺还是把气象局的那个丑死人的方案和扶贫基金会的两个方案说了一下。对于气象局后来提的那个方案,大家都是不满意;对于扶贫基金会的事情,只能说为了保证项目的按时开工和收尾,该调整就调整吧,不过,这个规划设计的确是不靠谱。

早上,忙里偷闲,把都江堰的老城区又转了一遍。看了一下,除了风貌改造以外,当年设想的项目,实现的真不多,说白了,还是资金的问题。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真是很关键啊。溜达了一个早上,反而多少有点失望。

从设计手法上看,北街小学地块和白果巷地块的设计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似乎历史街区的项目最后都落到了一种模式里头;从规划上看,当年把都江堰中学搬出(其实那里是人气最旺盛的地段,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是住校的)也就算了,把北街小学和两所幼儿园搬出历史城区,真是不明智,最后的结果就是夜晚和旅游淡季的时候,整个老城区有些空空荡荡没有人的赶脚。对于老城区学校的搬迁,估计是自己这一辈子都念念不忘的事情,真是遗憾。

当年的一堆项目,除了文庙略呈体系外,其他项目基本都没有动。很可惜的是看到文庙街和井福街上几个很有特色的老建筑,还是08年那样歪歪斜斜的站在那里,丝毫没有过加工的痕迹。这是觉得可惜了,尤其是当西街的原生态的建筑都被改造的灯红酒绿以后,这些老房子的价值更是难以表明了,如果这几个点再被头脑发昏的市长或者设计师干掉,都江堰真的可以说成了一个没有根的城市。

今年512吧,带中心的人都过来看看,带着原来的规划图和现状图一起再看看。没有时间啊,否则做个灾后重建规划的实施评估还是蛮有意思的。

 
杨柳河

 
原来市委的那颗大树还在

 原来的市政府和市委,按照规划是结合灌县县衙的恢复做一个中心绿地(含商业)的,只是缺乏资金,现在当停车场在用

 
北街还没有开门的店铺

 
井福街,保留未动的老房子

 
欣喜的发现当年同志们最爱的“兵兵”又搬回到了到地方,下次一定要大快朵颐一次

 
文庙街的老宅子,很标准的都江堰的四合院,还是没有钱整饬啊

 
文庙街的老宅子,很标准的都江堰的四合院,还是没有钱整饬啊

 
文庙街的另一处老宅子,门口做的相当精致,可惜现在都快倒了

 
文庙街的另一处老宅子,门口做的相当精致,可惜现在都快倒了

 
文庙街上一座近代的二层楼房,从残存的扶壁上看,当年还是非常精致的建筑

 
西街城墙后重新建的仿旧民居,总觉得不是当年的味道

 
西街城墙后重新建的仿旧民居,总觉得不是当年的味道

 
非常喜欢的懋功寺,但是对其修缮的技术水准实在是念念不忘的如鲠在喉

 
都江堰宝瓶口

 
西街,老城墙后,无孔不入的酒吧

 
水利府遗址的小巷还是如此安逸

 
幸福路的水景,算是当年规划的得意之作吧

啥地方都是晚上比白天好看


2014年3月27日星期四

宝兴日记——2014年3月27日,星期四

 少云

1400,成都,心族宾馆,宝兴县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局部地块调整专家论证会。

早上,趁着在雅安等苏磊他们的时间,到住建局和郭猛碰了一下,给他看了一下雅安烟草公司的方案,老郭还是觉得建筑形式要更公建化一些才好。

中午等到苏磊以后,就一起来成都。广东有投资商要来穆坪投资搞藏传佛教的旅游,县里没有相应的用地,就只能够调整规划。在中国这个体制下,在官员成绩的考评体系下,很难有那个地方的主管对于送上门来的适合自己口味的项目说不的。GDP的增长,很多时候就意味着折腾,不折腾哪有啥GDP。地方官员不是地方老百姓投票选的,都想多做点符合考评指标的政绩出来,然后,然后的结果用屁股也能想出来。

开完会,一看时间还早,就带苏磊他们来了都江堰。反正明天下午是雅安灾后重建规划指挥部开会,我横竖是没有必要回宝兴去。与其来来去去在飞仙关堵车,不如来都江堰走走亲戚。

住到白果巷的熊猫驿站,停好车,趁着和都江堰众兄弟们吃饭之前,又在老城区匆匆溜达了一圈。粗粗看来,当初的很多项目设想,现在还是空地一块,看来投资不是很理想。然后当时做的很多风貌改造的东西,有些做的过于繁琐了,有些累赘也不利于尤其的维护。不过最失望的还是西街,当初社区重建的哦美好愿望,最后仅仅是成了一条灯红酒绿的酒吧街,又走回来丽江的老路。唉。

明天早上,好好去拍几张照片,把自己做的这个老城区的变化过程好好记录一下。

熟悉的场景——杨柳河

 
熟悉的场景——幸福路

 
熟悉的场景——西街老城墙

 
熟知的地方,但不熟悉的场景——西街现在成了酒吧一条街了,和原来的规划意图大相径庭,不知该如何评价

 
熟悉的场景——西街剩下不多的改造好的民居

 
熟悉的场景——西街的店铺

 
熟悉的场景——夜啤酒长廊,南桥一号,512地震后的7月第一次和都江堰规划局兄弟们宣泄地震以来的各种心情的地方

 
白果巷,地震后基本拆除,现在新建了一个熊猫驿站

2014年3月26日星期三

宝兴日记——2014年3月26日,星期三

少云

0900,灵关,灵关重建委,气象局方案调整,张晶。
1100,穆坪,穆坪镇雪山村现场,县住建局,钟磊。
1400,灵关,灵关重建委一楼会议室,移动、通讯、邮政等单位的联合设计,张晶。
1900,雅安,雅安烟草公司,建筑院烟草公司方案汇报。

今天对付气象局的老蒋真是连哄带吓。真不知道省气象局是那根筋搭错了,非要选那个极其乡气的方案。俺只好这么和老蒋说:第一,原来的方案都已经给各级省领导看过了,周边的方案的风格都是相协调的,原本气象局和大家是一起的,现在反而突出了,这个以后很难和省领导解释,有一定的政治风险;第二,雅安市灾后重建规划指挥部也不同意后一个方案;第三,同济的设计看起来挺花钱的,其实不然,完全是按照预算来做的;第四,实在不行,只能调整用地,这个位置太重要了;最后,如果有需要,可以陪着以规划指挥部副总规划师和宝兴县副县长的名义陪他去一趟省局。唉,啥事啊。

中午去看了穆坪的雪山村,更是一锅浆糊。说是加多宝捐赠了一千万给中国扶贫基金会,但是一个狗屁不通的规划花了一百万;要收购两个老房子作为工作室,预算是三百多万;还要搞这个比赛那个竞赛,最后是老百姓修房子给一百万,修路一百万,产业一百万。这个抽成也太厉害了吧。所以说,要在中国做善事,就是直接和援助对象打交道,不管是什么国家的,还是私人的基金会都是远离。

 
同济建筑城规学院的气象局方案(前面)

 
四川省气象局批复的方案







穆坪镇雪山村,唯一一个可以俯瞰县城的自然村庄
 

 

 




中国扶贫基金会号称花了一百万做的规划
 

 

 

 

 

 

 




AIM设计竞赛“震后重建•彩虹乡村   熊猫老家——四川雅安雪山村村落复兴”——最佳村落风貌规划奖






AIM设计竞赛“震后重建•彩虹乡村   熊猫老家——四川雅安雪山村村落复兴”——最佳单体民居改造设计奖







AIM设计竞赛“震后重建•彩虹乡村   熊猫老家——四川雅安雪山村村落复兴”——最佳可持续发展奖






AIM设计竞赛“震后重建•彩虹乡村   熊猫老家——四川雅安雪山村村落复兴”——最佳产业模式创新奖